六国,乃至大秦,都因为天幕,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作为风暴的中心,我们的主角赢辰,自然是压力山大了。
但压力也是动力,若没有天幕的话,单靠自己拉起一批班底来,对赢辰来说还是太费劲了。而天幕的画面,对于扶苏来说,更是巨大的打击。
就好像,在否定了自己坚持的“王道’一样。
“为万世开太平,此为『非攻』……以格物之学,来利天下万民,此为『兼爱.……”
“墨家不过『异端』之学,六弟何故要升华到如此高度…”
“难不成,这也是一种……王道吗?!”
扶苏师从儒家,也偏向于儒家。
而天幕上,昭武帝打造的煌煌盛世,更是告诉自己,自己的坚守,是一种错误。
但,扶苏始终还是认为,墨家之学也不过是一种『奇淫巧技」。
作为君主,怎么能够用此学问呢?
」ⅠⅠ”
淳于越在朝堂上,看着扶苏的眼神,一下就急了。
他真想对扶苏说一句,让他放宽心态,墨家之学,不过是贱民之术,上不得台面的。
天幕的昭武帝,不过是为了利用其工匠之技,为霸业铸造兵戈而已。
周公孔孟传下的圣人之道,才是维系天下纲常的根本!
不过,他现在哪里敢这么说,始皇帝还在御座上看着他呢。
御座上,赢政略带威严的目光,就朝着赢辰投了过来。
正当他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天幕上的画面变化,重新吸引了赢政的目光。
天幕上,女主播清亮的声音响起,回荡在天空当中。
“火药武器的发展,只是『格物学』发展的缩影,诸子百家,在昭武帝的朝堂上,都重新焕发新机。”“这部分暂且不论,我们来看下,面对巨鹿之战后,大秦面对着六国联军,是如何逐个击破,最终再次一统天下。”
“而我们的昭武帝,又是如何开创煌煌盛世的呢?”
言落,天幕暗淡,旋即映出新景。
正是巨鹿之战后,昭武帝于御前召开的重大会议。
捷报传来之时,满朝文武皆振奋不已。
“陛下,章邯大胜,我刑徒军主力未损,可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击溃六国联军!”
王离抱拳上言,目光炯炯。
“北地军团亦可随时出函谷关,与章邯会师,共挫六国之锐。”
“不可。”
冯去疾快步上前,声音急切:“六国联军势大,此胜不过一时。仍需徐徐图之,稳步而行,方为上策。”
文臣们纷纷附和,持守谨慎之议。
“大秦军威如山,何惧六国联军?丞相此言,未免长他人志气,灭我大秦威风!”
王离语声赫然,已带几分不耐。
“军国大事,岂能不慎之又慎!”
冯去疾针锋相对,毫不退让。
昭武帝无奈抬手,止住两人争执。
“够了,此事到此为止。项羽,不过困兽。其势虽猛,然失道真助,不足为虑。”
“朕真忧虑的,却是上齐田荣。其据膏腴之地,掌盐铁之利,更以财货交结诸侯,此乃心腹大患!”“国之大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欲平天下,必先取齐!唯有截断六国财源,方可充盈我大秦国库!”
不一会儿,昭武帝就来到了面前巨大的沙盘,沙盘呈现出的上如今的大秦疆域。
彼时的大秦疆域,被战火覆盖,烽烟遍地。
“传朕旨意。”
昭武帝声音响起,整个大殿内的空气,都仿佛为之一凝。
他的手指轻点齐地所在位置,指尖划过,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命令上郡君,分兵三万,由李信将军率领,即可南下!”
“同时,谴使赴燕,告之燕王,若肯出兵,与我大秦陈兵齐国北境,战后,齐地北部,划归燕国所有。”
六国不是想叛秦吗?那么昭武帝选择的,就是暂时稳固好关中之地。
挑起诸侯内部混乱,以待大秦能够再次蓄力,横扫六合之机。
昭武帝的目光,也在这时候扫国殿中诸将,露出了洞察人心的锐利锋芒。
“朕要的,不是他们真打,而是让田荣觉得,他的北境,时刻悬着一把刀。”
布置完北线,皇帝将手指移到了沙盘南部的彭城。
“至于南线……”
昭武帝沉吟了一声,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看向了负责外交的典客,“你,亲自带上厚礼,去见项羽。”
那典客连忙躬身不列,不敢怠慢的问道:“请陛下明示。”
“告诉项羽,就说田荣曾与朕暗通款曲,严明待楚秦两败俱伤,他便坐收渔翁之利。”
皇帝的声音平静,语气却带着挑拨的意味,“今朕预备伐齐,乃是为他清除此等背信弃义之徒,战后,齐地财货,朕愿与其三七分!”
此言一出,连冯去疾都不免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论项羽他信还是不信,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他便绝不会出兵援齐,只会坐山观虎斗。
最后,昭武帝的手掌重重按在了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