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此时的昭武帝,少了皇子的贵气。
相反,更多了几分帝王的威仪。
赢政看着眼前的一幕,更是不免心潮澎湃,这才是他所期望的继承人,大秦的皇帝。
敢想,敢干!
有仁慈的一面。
但是,更有霸道的一面。
这方面上,赢政是对于天幕上的昭武帝,表现的还是相当的满意的。
满意归满意,但是如今的赢辰,要不是自己逼着,估计赢辰这摆烂的性子,怕是完全不想接“盐铁官营’的担子。
要论起来的话,赢辰做的实际上还是不错的。
与之相对的话。
扶苏就有点表现的,让赢政觉得实在是太失望了。
要论起来,过往自己也没有少给扶苏安排名师,还是说让他跟随儒家来学,把他学废了吗?想到这里的赢政,心中更是一叹。
而这时候,天幕的画面,快速的切换,来到了赵地邯郸。
昭武帝派出的使者,此刻已悄然立于张耳的府邸门前。
起初,对于秦人的到来,张耳心怀戒备,本欲闭门不见。
但转念一想,自己与陈馀如今势同水火,二人之争已令赵地动荡不休。
他深知,仅凭一己之力,复兴赵国、实现自己封公拜侯的理想,已是镜花水月,遥不可及。一时间,英雄末路的绝望感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二人相争,鷄蚌之势已成,而南方的楚地项羽,正如一头猛虎,对此地虎视眈眈。
张耳并非没有考虑过与陈馀握手言和,但他愿意,麾下早已积怨的部属却绝不会答应。
更何况,陈馀处处意图凌驾于他之上,这一点,是张耳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的底线。
秦人使者的到来,给穷途末路的他,带来了一丝希望。
张耳府邸深处,一席密宴悄然备下。
“阁下自咸阳远道而来,车马劳顿,想必此行已是胸有成竹。”
张耳亲自为使者斟满一杯酒,眼神微妙地落在他身上,话语间带着一丝试探,“不知……赢氏,哦不,不知那位皇帝陛下,为张某开出了何等条件?”
为今之计,对于张耳来说,哪怕投降给秦人也是可以的。
使者没想到一开场,张耳就迫不及待的发问,想来心中已经考虑过要投降大秦的可能性。
不过,要看大秦开出的条件,会不会让他满意了。
眨眼间的功夫,使者心中定计,一下就有了主意。
“啊…哈哈哈,将军还真是快言快语。”
使者朗声一笑,从容的端起酒樽,对着张耳遥遥一拜,姿态倒是显得不卑不亢,“我此次奉了陛下旨意前来,自然是为将军排忧解难的。”
“嗯?”
张耳的眼眸,顷刻间就绽放亮光。
“只是,不知道将军是否已经知晓,如今的自己身处险境当中呢?”
闻言的张耳瞬间眉头紧锁,端着酒杯的手停在了半空,沉声问道,“阁下此言何意?”
“将军,那我就直说了。”
见到张耳上套,使者的笑容敛去了几分,赫然说道,“陈馀此人,重名而轻利,如今其声望已在将军之上。”
“然,将军在与他的数番争斗中,势力损耗颇多,长此以往,这赵地,怕是再无将军的立足之地了啊!”
使者的话,说出了张耳心底最深处的隐忧。
“我家陛下有言,若是将军能够帮助大秦除去陈馀此獠,事成之后,整个赵地,便尽归将军所有!”他顿了一顿,目光灼灼地盯着张耳,一字一句地抛出诱饵:“届时,陛下绝不会吝惜公侯之位,哪怕是……封您为赵王,也未尝不可!”
轰!
听闻此言,张耳的眼眸中绽放出精光,身体微微颤动,那是激动导致的。
“好,陛下待张耳已诚,那张耳必定不会负了陛下。”
张耳心动了,痛快的饮下酒杯。
丝毫不考虑自己成为赵王,有没有那个可能性。
当今天下势力当中,秦、楚的势力可以说最强大的。
为了今后活下去,安享自己荣华富贵,什么过去的理想信念,全部被张耳抛在了脑后。
秦人使者的到来,加剧了他对于陈馀的不满,就在秦国封王的巨大诱惑下,他悍然发动了对陈馀的突然袭击。
陈馀对于张耳的突然袭击,搞得方寸大乱。
但随即开始快速进行反击,赵地的内乱因此再次升级,双方更是在此两败俱伤。
现实,章台殿中。
“挑拨张耳和陈馀互斗,利用封王的条件作为诱饵…”
赢政心中骇然。
毫无疑问,赢辰的策略都是相当正确的,正是因为这两步走的战略,莫定了接下来平定赵地大战的胜机。
“如此以来,赵地就尽在掌控当中了。”
王翦更是兴奋不已,孙子兵法当中有云:“兵者、诡道也’!
他转而看向了赢辰,不知这六公子从何处看过兵书,这些策略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兵法谋略。可以说,是看透、读透了兵书理论,真正做到了操控全局。
赢辰人都傻了,你说天幕的自己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