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章台殿。
“应梦…贤臣?”
赢政闻言,都不免有些哭笑不得。
这都是什么啊,这个叫韩信的小子,居然能够得到自己好儿子那么重视。
难不成,真的有什么才能?
御座下,群臣也是面容各异,对于天幕上的画面,惊异的说不出来。
“此子面容俊朗,身材健硕,应当是有几分能耐的。”
王翦捋着胡须,给出了评价。
“就是不知,其真材实料如何?”
蒙武点了点头,附和着王翦的话语,心中也不免期待起来。
“兵仙响………”
在后世当中,能够被誉为兵仙的人。
韩信的才能,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但实际上说起来的话,韩信现在的才能并没有得到验证。
就是不知道天幕的自己,会如何把韩信成功纳入麾下呢?
天幕画面,很快开始继续推进。
这个时代,君择臣,然臣亦择君。
韩信,不是三言两语,就愿意臣服的人。
即便,眼前的皇帝是天子。
“陛下以国士待韩信,那敢问陛下,欲以信为何用?若仅为一冲锋陷阵之将,那信不敢从命!”他直言不讳,自是不甘心只作为冲锋陷阵的将领的。
他要的是足以统帅万兵的权位,还有皇帝的信任。
“哈哈哈哈哈!!!!”
昭武帝笑了,他的笑声爽朗,响彻整个大殿。
“好,这才是朕的应梦贤臣。”
他没有生气,相反继续问道:“信以为,当今天下,六国联军中,谁可以作为英雄耳?”
昭武帝抛出了问题,同时也是对于韩信的考核。
韩信能够通过,那么昭武帝哪怕力排众议,也会留下他的。
“回禀陛下!”
韩信抱拳,随即沉声而道,“当今六国联军中,自是霸王项羽和沛公刘邦方为英雄!”
“项羽有勇无谋,然其江东子弟精锐,其势不可小觑;沛公虽出身草莽,却善纳人言,有萧何、曹参只辈辅佐,可谓是秦之真正心腹大患!”
昭武帝点头,没有多言,似乎很认可韩信的评语。
不多时,昭武帝就对着殿角挥了挥手。
“展开地图!”
话落,不到片刻两名卫士就立刻上前。
接着,就将一副巨大的九州军事图,平铺在殿中。
“那么以足下之见,此二人军事布局上,缺陷如何?”
昭武帝咧嘴一笑,对着韩信而道,“就以先前的战役为例子,足下可否帮朕推演一二。”
“善!”
韩信点头,走到地图前,那双眼睛灵动的在地图上扫视了一会。
没有犹豫,他的手指就迅速在地图上划过,点在了一处。
“项羽分兵驻守彭城、巨鹿,但两地相隔数百里,首尾不能相顾,一旦秦军主力猛攻其一,另一处则援救不及!”
“沛公兵力分散于武关、南阳,看似互为特角,实则处处皆是破绽!”
“只需一支奇兵,断其粮道,其军必不战自乱!”
他侃侃而谈,随即话锋一转,赫然道,“这一前提,是秦军有足够的余力,来应对东线和西线的同时进攻。”
“若无余力,那么便是沛公武关这处,率先攻破咸阳。”
韩信目光如电,落在了昭武帝身上,“届时,陛下也会成为沛公阶下囚,大秦亡矣!”
听着韩信的话语,昭武帝笑了。
“你说的没错,这种情况确实会发生。”
昭武帝点头,赫然说道,“所以,朕做了完全的准备,才让大秦获得转机。”
“使得朕能够有余力,在应付项羽的时候,还能够应付刘邦此人!”
他说着,随即从御座上下来。
威严如狱的目光,落在了韩信的身上。
“若是项羽以三万精锐,直扑我军中军,卿亦会如何破之?”
战略的问题考核完毕,而昭武帝问的就是战术了。
“《孙子兵法·虚实篇》云:“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
“信会以弱兵为诱饵,诱其深入预设之口袋阵,再断其后路,精锐骑兵从两侧合围,可一战擒之!”听闻韩信此言,昭武帝的脸上,随即露出了喜色。
不过,想到韩信的性格,随即沉吟了一声,赫然道:“信之才,朕亦深知!”
“正所谓,家国倾覆夜火红,信手沾来百万兵,三军易得良将少,定鼎方知真英雄。”
一番言语下,夸的韩信心潮澎湃。
“那,陛下是要用韩信?”
忍不住的韩信,激动的朝着昭武帝开口道。
“那是自然,项羽不识卿才,刘邦又未能用卿,而朕独能知卿。”
他走上前来,用力拍了拍韩信的肩膀。
正当韩信以为,大事可成之时。
昭武帝话锋一转,随即叹然道:“然,军中诸将,皆以战功论资历。”
“朕若是骤然授予卿大将印,恐众口铄金。”
“不如卿暂为执戟郎中,随朕参赞军机。”
“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