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天幕:曝光我将成为千古一帝> 第123章 大明战争到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大明战争到来(1 / 2)

朱祁铄惊愕:“这……太早了吧。”

他的前面,还有朱棣、朱高炽,就算朱瞻基没有资格登上皇位了,前面还有两人呢。

朱元璋却不这么认同:

“咱啊,也是看清了,这皇位,得能者居之。”

“虽然说天幕也夸赞老四、高炽是圣明君主,可是和你相比,还是差得太远,所以咱就想,咱要做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咱打算绕开老四、高炽、朱瞻基,直接把皇位传位给你!”

朱祁铄:!!!

“所以啊,这些日子,你得学着处理政务了。”

朱元璋对未来的大明充满向往,如果朱祁铄提早登基,未来的大明,会变得何等之强盛呢?朱元璋和朱祁铄的这番秘密对话,谁也没有告诉,但朝臣们都发现,朱祁铄上朝的次数越来越多,也会插手大明的政务之中。

群臣若有所思。

朱棣倒没有什么想法,他只想打仗。

如果是朱祁铄登基,再封他一个征北大将军,再给他无限的后勤供应的话,朱棣觉得,他也是可以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的,他可以喊朱祁铄叫“爹”。

天幕

【在大明越来越强盛的同时,西北方的准葛尔帝国也没有闲着】

【他们经常派遣一些间谍来学习大明的文化和技术】

【俺檀汗也是知道了,大明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世界上有新陆地】

【俺檀汗的忧患意识很强,他知道,他建立的准噶尔帝国和大明帝国之间,迟早有一战】

【现在之所以还没有开启战争,不是因为那大明皇帝打不过他们准噶尔,而是要打败他们准噶尔,大明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那大明皇帝朱祁铄不想付出那样的代价】

【可若是随着航海的发展,大明只会越来越强,俺檀汗听取了他的汉人丞相乌景明的建议,让准葛尔帝国向西拓展,模仿当年成吉思汗西征的路线】

【俺檀汗同意了这一决策,派遣大军进攻西边,当时西边的国家是莫斯公国】

【俺檀汗只用了一支五万骑兵的军队,就将这国屠灭】

【灭掉此国后,俺檀汗发现,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西边,竟然有不逊色于大明帝国的工匠,于是他把这些工匠全部囚禁,给予良好的待遇,让他们仿造大明的武器】

【准葛尔的实力大增】

【同时,俺檀汗还派遣军队前往准葛尔帝国的南方,那个大明记载中的天竺,此时统治天竺地区北方的的,是德里苏丹国,这些土地,是当年成吉思汗都没有打下来的】

【俺檀汗带着谨慎的精神,亲率大军来到德里苏丹国,害怕这德里苏丹国也是和大明一般,是一个极为强大的国家】

【事实证明,他的害怕是多余,他的大军在德里苏丹国所向披靡,德里苏丹国很快被攻克】【德里苏丹国人口众多,且奴性较重,这里便成为了准葛尔帝国的源源不断的兵源】

【攻灭德里苏丹国后,俺檀汗还想向西南方向进军,和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战】

【这个国家他倒是知道,大明为了修建一条运河,和这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爆发了战争,最终的结果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屈辱的签订不平等条约,同意大明修建运河】

【最后是大明对该运河有最终解释权】

【也是因为如此,俺檀汗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极为孱弱】

【他带着轻敌的想法,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爆发战争,最后结果是大败而归】

【其实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并不弱,只是大明太强盛了】

【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准葛尔帝国的这场战争,给予了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巴耶塞特二世(皇帝)极大自信心】

【在巴耶塞特二世看来,准葛尔帝国和大明帝国都来自东方,而且接壤,两个国家的实力应该是差不多的】

【这一次,他们歼灭了准葛尔帝国整整五万兵马,这说明,东方的国家,其国力也就那样】【上一次运河战争,他们是败在不了解敌军,站前轻敌,所以才会军队溃败】

【如果他们有准备的话,一定是可以打败大明的】

【现在运河还在建造,但可以预见的是,那条运河一旦建成,带来的庞大利润,甚至可以比得上一年的国家财政税收】

【当然,巴耶塞特二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他在位的时期,签订了如此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竟然让那大明在他们的国土境内,享有运河的绝对独立自主权】

【抱着刚刚击败准葛尔帝国的军势,在做足了准备后,巴耶塞特二世派遣军队,攻打大明在运河附近的驻军,大明的军队人数过少,战略性撤退】

【而建设运河的工匠,被奥斯曼帝国全面接手,巴耶塞特二世宣称,废除大明和奥斯曼帝国的《明奥有关运河领土分配的条约》】

【此事传回大明,天下震动】

【大明的学子们纷纷去上书,说要发兵,捍卫大明天威】

【中祖也没有让好战的大明子民失望,直接钦点刚刚灭完西班国和葡国,才在家休息十天的镇南王沐磷,让他统率二十万水师,攻破奥斯曼帝国的国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