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境内,关于司马懿和赵匡胤的故事,流传得越来越广,奥斯曼人民甚至将其进行了本土化的修改】
【在沐磷派出的人的推波助澜下,渐渐让阿里帕夏的名声和司马懿、赵匡胤的名声融合】
奥斯曼都城伊斯坦布尔各处市集。
“听说了吗?咱们的大维齐尔,现在可是掌握了举国的兵权。”
“听说了啊,怎么了,那也是为了打大明嘛!”
“你们说,这是不是和赵匡胤一样,和大明打着打着大维齐尔就会黄袍加身?”
“那不可能!大维齐尔对苏丹忠心耿耿。”
“而且,大维齐尔早就说过了,这个是明军的离间计,就是为了让苏丹不再信任他,咱们的苏丹没有这么愚蠢。”
大维齐尔阿里帕夏为了预防离间,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公布了沐磷的离间计划。
他就怕苏丹耳根子软,听得闲言碎语多了,然后临阵换帅,那对大明的优势可真就荡然无存。但阿里帕夏万万没有想到,沐磷的这张明牌离间计,只是为了给苏丹种下一个怀疑的种子。他真正的目的,是要让奥斯曼那些国内不懂军事的人,斥责阿里帕夏的军事无能。
【任何时候,一个国家,掌控真理的永远在少数人手中,比如现在的奥斯曼阿里帕夏,他就知道该怎么对付现在的大明军队】
【于是沐磷将奥斯曼和大明军队的战况,在奥斯曼的国内大肆宣扬】
【基本内容就是,奥斯曼军队围而不攻,不断骚扰大明军队,调动举国之兵却不敢动手】
【其实这是阿里帕夏想让大明军队疲惫,最后一举歼灭】
【可惜,奥斯曼国内的人,是看不懂的,但是,这不妨碍他们斥责阿里帕夏是一个怯战的懦夫】【阿里帕夏的那些政敌,也纷纷向苏丹进言,说阿里帕夏这是为了保存大军实力,最后拥兵自立】【阿里帕夏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回去都城,亲自讲明白为什么要围而不攻】
【还将其全家老小亲自送到皇宫,说说要是战死了,就让苏丹抚恤他的家人】
【其实就是将全家老小放在皇宫当人质】
【苏丹才点点头,继续要其领兵】
【这个时候,君臣相疑的种子生根发芽了】
【阿里帕夏无奈,知道越是拖下去,局面只会对他越不利,他开始尝试进攻大明军队】
【但大明的堡垒坚固无比,他的每次进攻都是无功而返】
【大明和奥斯曼的战争,开始僵持,阿里帕夏开始请求准噶尔帝国的帮助】
【但他没有想到,刚准备兴兵帮助夹击大明水师的准噶尔帝国,其后花园出了大问题,只好匆匆离开】【那自然是我们的中祖皇帝,带着大明的军队,开始了西进的亲征路线,这次大明的战略目标,是收复从唐朝灭亡以后,和中原分离数百年之久的西域】
【有了西域,大明就可以向整个陆地方向进行扩张,陆上丝绸之路也可以重新建立】
【为什么中祖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进攻西域呢?】
【因为大明的西厂,早就探查出了情报,知道准噶尔帝国之前在和奥斯曼帝国发生战争,并且准噶尔还战败了】
【战败后的准噶尔还一直囤兵阿拉伯地域,对远征奥斯曼帝国的大明水师虎视眈眈】
【为了缓解大明水师的压力,中祖调拨十五万大军,亲征西域,孟怀安则是他的副手】
【中祖的这次亲征,其实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
【本来他是想亲征奥斯曼帝国的,但海上作战比陆上作战危险不知道多少倍,群臣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同意了中祖陆上作战亲征准噶尔帝国】
【此时的大明,已经控制走廊,这个西北的门户,于是大明的大部队从河西走廊进军,骑兵从漠北草原进军,想要一举吞掉西域】
【由于俺檀汗调集的大军都去攻打奥斯曼了,西域的防守力量异常薄弱,中祖和孟怀安联手下,很快就收复了西域,显得轻而易举】
【自此,从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无力再控制的西域,在丢失了600多年后,再次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怀抱】
【当然了,此时也只是攻下西域,大明还需要应对准噶尔帝国的反攻,能接下反攻,那才是真正的收复西域】
【因为打下西域的过程实在太过于简单,暂且就不给视频叙述了,后面说到西域保卫战的时候,咱们再说】
大明·奉天殿
群臣见到天幕轻描淡写地朱祁铄收复了西域,他们都不知该如何表态。
说一句明王太牛逼了,明王万岁?天幕都没夸呢,然后看上去这西域是捡来的一样,若是夸了,就显得他们是溜须拍马之人。
可若是不夸,就算这西域是捡来的,这也是古往今来最大的战功之一啊,收复脱离中原六百年的西域,和朱元璋重整日月山河的政治意义,是一样的。
朱棣一个滑铲,冲过来一只手重重搭在朱祁铄的肩膀上,然后搓了搓手,嘿嘿道:
“祁铄啊,本王也不当什么永乐大帝了,只要你能保证咱打仗的时候,有天幕上的那个后勤,就算你当本王的祖宗,本王也心甘情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