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 崔浩对夜王的嫌弃
夜无痕的手还停在玄冥铁卫的冷锻甲上,指尖触到的冰凉刚劲还没散去,目光一转到崔浩身上,那点对甲胄的欣喜就瞬间被更炽烈的热望取——就像北疆牧民在寒冬里看到了一盆烧得旺的炭火,连眼神都亮得发烫。
“崔先生大名,本王早有耳闻!”
他往前抢了两步,原本按在腰间佩刀上的手也放了下来,姿态放得极低,连说话的语气都比刚才对阴景逸时软了三分。
帐内的吕布原本还靠在帐柱上玩着方天画戟,见夜无痕对一个穿儒衫的如此热络,也不由得直了直身子,眼神里多了几分好奇。
赵匡胤放下手里的木杆,悄悄往这边凑了凑,想听听这位“算无遗漏”的谋士到底有什么本事;赵光义更是停下了笔,毛笔尖悬在纸上,墨汁滴在“阳武城”三个字旁边,晕开一小团黑,他却浑然不觉。
阴景逸站在一旁,见夜无痕这副模样,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他早就知道崔浩的分量,不然也不会临走的时候特意将他从大乾皇城当中挟持了出来、
只是也正是因为如此,让阴景逸知道,自己恐怕是永远都没有拉拢崔浩的机会了,因此他今日带崔浩来,本就有借崔浩试探夜无痕的意思,如今看来,这夜王是真的馋这等谋士。
“先生快请坐!帐里刚煮了北疆的砖茶,加了羊奶和蜂蜜,驱寒暖胃,先生刚走了八百里路,正好暖暖身子。”
夜无痕干脆上前一步,伸手虚引,将崔浩往帐内上首的位置让。
“快把那罐从草原大汗帐里缴获的蜜饯拿过来,给崔先生解乏!”
说着手上也不停,立马就朝着一旁的亲兵喊道。
崔浩手里还捧着那卷竹简,闻言微微躬身,动作从容不迫。
“夜王客气了,浩不过是个闲散儒士,当不起这般厚待。”
他没有立刻上座,反而站在原地,目光淡淡扫过帐内——看了眼案上摊开的舆图,上面乾州的山川河流标得细致,却在凌州与乾州的衔接处漏了一条隐蔽的小道。
最后目光落在夜无痕脸上,见他虽然笑得热切,眼神却时不时往玄冥铁卫那边飘,显然还在惦记那支劲旅。
崔浩心里已经有了数:这夜无痕倒是个懂兵的统帅,看舆图知地形,见甲胄识精锐,可要说成“雄主”,还差了点。
雄主谋天下,不会把目光总停在眼前的一兵一卒上,更不会在拉拢谋士时,还惦记着旁人带来的部曲。
帐内的亲兵很快端来了茶盏,粗陶碗里的砖茶泛着琥珀色,上面漂着一层薄薄的奶,甜香顺着热气飘过来。
“先生,如今苏夜那小儿占了乾州,工坊遍地,粮草堆积如山,麾下卫青、孔宣等人俱是英杰,咱要是不联手,迟早要被他一个个吞了。”
“本王麾下虽有十万铁骑,却缺个像先生这样能定计的谋主——先生要是肯留下来,本王封先生为军师祭酒,军中大小事务,先生都能参详;等破了苏夜,本王奏请封先生为列侯,食邑三千户,如何?”
夜无痕亲手把茶盏递到崔浩手里,语气越发殷切。
这话里的诱惑着实不小——军师祭酒是军中最高谋士之职,列侯更是能传世的爵位,换做寻常谋士,被身为一方王侯的夜王如此对待,怕是早就动心了。
“夜王厚爱,伯渊心领了,只是在下刚从大乾皇城出来,如今只想待家事安定了,再谈其他。”
可崔浩只是捧着茶盏,轻轻吹了吹上面的奶,语气平淡。
他这话答得滴水不漏,既没答应也没拒绝,给了夜无痕台阶,也给自己留了余地。
夜无痕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手里的茶盏捏得紧了些,却也知道不能逼得太急——崔浩这样的谋士,若是硬逼,反而会适得其反。
“夜王,浩初来营中,还不知营内布防与周边地形,也好日后若有献策,能更贴合实际。”
他还想再说些什么,崔浩却已经放下茶盏,拱手道。
“先生说得是,是本王太心急了。”
“那先生想了解什么,尽管问,帐中所有舆图、军报,先生都能看!”
他的手指在案几上敲得比之前快了两分,显然是有些急功近利。
“夜王打算让吕将军带铁骑从阳武山口进兵,可这处小河虽浅,却横贯山口,若苏夜派人在此筑坝蓄水,待铁骑通过时突然放水,怕是会误事。”
崔浩顺着他的话头,起身走到挂着的乾州舆图前,指尖落在阳武山口旁的一处小河上。
夜无痕愣了一下,他之前只盯着阳武城的守军,倒没注意这条小河。
“还有乾州的粮道,卫青的羽林军多走陆路,可苍州到乾州还有条漕运水道,若能派轻骑袭扰漕运,比断陆路粮道更有效——只是漕运码头有墨家的连弩车驻守,得想办法先破了连弩车。”
正要开口说让探子去查,却见崔浩又指向舆图上的另一处。
“先生说得对!本王这就让人去查小河的情况,再让赵光义制定袭扰漕运的计划!”
这两句话一说,夜无痕立马觉得崔浩果然名不虚传,连他没注意的细节都考虑到了,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