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第113章 御笔划商策,海皇露峥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御笔划商策,海皇露峥嵘(2 / 5)

它们不是应该用来监察百官,弹压不法,或者在战场上刺探军情的吗?

什么时候,它们开始做起了商贾细作的活计?

还有,亲审来使随员?这更是闻所未闻!邦交之事,何等体面,天子君王,竟然会亲自屈尊,去从那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口中,一点一点拼凑关于异国风物的图景?

这完全不符合一个君王的体统和行事逻辑!

一个帝王,难道不应是端坐于九重之上,听取臣子们的奏报便可吗?

朱由检没有理会他脸上一闪而逝的震惊,继续说道:“朕将他们所有人的供述、见闻、账本,大到一船货物的盈亏,小到一碗茶的价格,全部汇集于一处,互相印证,去伪存真。最终,才在朕的脑海里,拼凑出了朕想要的这幅图景。”

他伸出两根修长的手指,在光滑的御案上轻轻敲了敲,笃,笃。

“倭人,或者说他们的上层阶级,极度需要我大明的三样东西。”

“其一,生丝。”

郑芝龙精神一振,这是他的老本行,他自然清楚无比。

只听朱由检的声音继续传来,不疾不徐,却字字诛心:

“江南的湖丝,他们称之为“白丝’,视若珍宝,愿意为之付出重金。但你可知,这“白丝’对他们而言,究竞意味着什么?”

“回陛下,”郑芝龙不敢怠慢,连忙回答,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倭国贵族、大名以此为衣料,制成华服,以彰显身份。”

“不错,但不仅于此。”朱由检的声音里陡然带上了一丝冷意,

“更重要的,生丝是他们武士阶层铠甲编绳、刀柄缠绕的必需品!一副上好坚固的“当世具足’,其甲片之间的编绳,需要耗费大量的坚韧丝线。

一把太刀的刀柄,要缠得紧实趁手,在激战中不出汗打滑,也非上等丝线不可。没有我们的丝,他们的武士甚至连一身像样的盔甲都凑不齐!”

皇帝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直刺郑芝龙的内心深处。

“所以,郑卿家,你要给朕牢牢记住,我们卖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绫罗绸缎,不仅仅是奢侈品,更“战略物资!”

战略物资!

郑芝龙浑身剧震,他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从东洋到南洋,卖了无数船的生丝到日本,赚取了海量的白银。

可他从来、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问题!

在他看来,这只是一门利润丰厚得吓人的买卖,无非是左手进右手出,赚取差价。

可在皇帝的眼中,这竟然是关乎一个国家武备的战略输出!!

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和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之间,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格局、眼界……云泥之别!

“其二,瓷器。”朱由检的声音没有停顿,似乎根本不给郑芝龙太多震惊的时间,“景德镇的青花,他们喜欢,但并非最爱。近年来,倭国上下,尤其他的茶道宗师和大名贵族,痴迷于一种所谓的“佗寂’之风。”

他看了一眼有些茫然的郑芝龙,用一种通俗的方式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他们觉得一个粗陶碗,甚至是有裂痕的旧碗,只要用得久了,有了所谓岁月的痕迹,就比咱们最精美的青花云龙纹大盘还要宝贵。一种…很扭曲略微变态,但可以为我所用的审美。”

郑芝龙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他确实听说过,有些倭国大名,愿意花极大的代价去买一个看起来破破烂烂的茶碗,他一直以为那些人是疯了,没想到皇帝竟连此等异域风尚都了如指掌。

“所以我们可以投其所好。他们要拙,我们就给他们拙。他们要残,我们就给他们残。他们喜欢什么,我们就给他们什么!”皇帝的嘴角勾起一丝嘲讽的笑意。

“其三,便是药材、书籍、糖、以及一切能彰显其身份的……杂货。”

朱由检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皇帝的分析,细致到了一个让郑芝龙感到恐惧的程度。

他甚至点出了人参、麝香在哪几个藩地销路最好;讲出了哪几位大名在疯狂地收集大明的典籍字画,甚至不惜重金购买手抄本;他还知道,上好的糖霜在京都的公卿贵族中,其价值令人咂舌。

郑芝龙听得目瞪口呆,额上的冷汗已经从一丝丝变成了一片片,浸湿了他鬓角的头发。

这……这真的是一个二十岁不到,自幼生长于深宫高墙之内的皇帝吗?

就在郑芝龙心神激荡,如坠梦魇之际,朱由检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森然无比。

“货物虽好,但要卖出我们想要的价格,让这股洋流按我们的意志流淌,却有一个最大的障碍。”他看着郑芝龙,一字一顿地说道:

“德川幕府设有一制,名为……“丝割符’!”

“轰!”

郑芝龙的脑海里,再次响起了一声惊雷,这一声,直接将他从浑浑噩噩中炸醒!

丝割符!

他当然知道这个制度!何止是知道!

这是所有在长崎做生意的海商们,心中最痛恨最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一道枷锁!

所谓的“丝割符”,就是由幕府指定的琊、京都、江户、长崎、大阪五大市的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