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来到董卓身边,报告道:
“岳父,陵墓的挖掘工作已经进入到尾声阶段,可以开始撤离了。”
董卓闻言心下激动,开口道:
“好,咱家早就在虎牢关待腻了,天天看着那群盟军嚣张的样子,早就一肚子火了。”
“现在终于可以撤了,走,文优,我们今晚就撤。”
李儒急忙道:
“岳父,不急,走之前先定好这次断后的人选,再走不迟。”
董卓听到这里,才稍微冷静了下来,随后皱眉道:
“文优,依你看,要派谁断后?”
李儒侃侃而谈道:
“启禀岳父,小婿认为,岳父的心腹是凉州众将,这些人跟随岳父多年,忠心耿耿。”
“且这些人身经百战,实力不俗,所以这些凉州众将都是要带上的,不能用来断后。”
“而并州将领大多都是丁原的部下,这些人刚投靠不久,还不足为信。”
“虽然这些人适合断后,毕竟就算这些人断后出了什么事,也无伤大雅。
“但难就难在忠心问题,这些人是否忠心,还需要打个问号。万一他们在我们撤离的时候投降了,直接打开虎牢关迎关东诸侯进关,那我们就大事不妙了!”
“所以在小婿看来,综合考虑的情况下,并州将领中的张辽和高顺最适合用来断后。”
“此二人小婿观察许久,发现他们为人忠义,有些许小能耐,能够信任并且也有能力来为我们断后。”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这二人折损在这里,对我们也没什么影响,毕竟他们直属于吕布麾下。”
“吕布虽然勇武,但是其忠心难以保证,而张辽和高顺二人都是他的麾下,这二人死了折损的也是吕布的实力,这样一来吕布的实力受损,就只能更加依附于岳父麾下了。”
“用两个可有可无的将领,来换取我们大军安全撤离洛阳、并且能够更好地掌控吕布这位绝世武将,何乐而不为呢?”
李儒一番长篇大论,可谓是分析的淋漓尽致、面面俱到。
几乎将所有能考虑的都考虑进去了,并且还做了个一石二鸟之计。
但可惜就可惜在李儒小看了张辽和高顺二人的能力。
这两个人可不是他想的那种有点小能耐的可有可无的将领。
而是货真价实的巅峰期拥有超一流级别的统兵将领。
董卓听后,大笑道:
“好,好,好!”
“有文优在,吾无忧矣!”
“就按文优说的办吧,告诉奉先,让他麾下的张辽和高顺留下来断后,其余人等跟随咱家,一起回洛阳,准备西迁。”
“诺。”
李儒说完,就下去找吕布去了。
……
次日。
诸侯盟军再一次开始了日常攻关。
这一次,因为董卓精锐撤退,没多久,虎牢关就被攻破了……
高顺和张辽在坚守两个时辰后,终于还是支撑不住了。
盟军源源不断的杀进虎牢关,一眼看不到尽头。
但即便是如此,张辽和高顺也没有束手就擒,反而是在拼命抵抗,俨然一副临死前的疯狂了。
尤其是高顺的陷阵营,不过八百之数,却是在同时抵抗着数万大军。
并且敌方的数量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多。
可是即使如此,陷阵营仍然如同狂风暴雨当中的一颗擎天大树,屹立不倒。
这一幕也被众诸侯注意到了。
只见曹操问道:
“那是何人的部下?怎得如此勇猛?”
众诸侯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就在这时,一个探子上前回道:
“禀告曹将军,这是吕布麾下的部将高顺,那几百个重步兵则是高顺统帅的陷阵营。”
“陷阵营啊……原来那就是陷阵营啊,今天我算是长见识了。”
曹操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随后,他大喊道:
“两位英雄,何必负隅顽抗呢?董卓乃国贼也,二位为董贼效力,即使战死也会落下个乱臣贼子的下场。不如速速投降,也好将功补过!”
张辽和高顺二人充耳不闻,仍然在继续顽抗。
也许在他们心中,哪怕知道董卓是国贼,为他战死只会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但是在张辽和高顺心中,忠义二字极为重要。
更何况他们忠的是吕布,而不是董卓。
“大哥……”
人群中,关羽看着已经陷入绝境的张辽,忍不住叫了一声。
他跟张辽的关系非同一般。
当初他落魄卖豆子的时候,豆子还是从张辽那赊借来的。
只是,
还未等关羽出列,突然一阵骑兵的奔腾声传来。
整个大地都陷入了震颤当中。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股黑色的洪流从远处袭来,随即而至。
那股黑色洪流当中,有两个旗帜格外鲜明。
一个是大写的“玄”字,另一个是略微小点的“李”字。
“李存孝!!!”
众诸侯看到来人,忍不住惊呼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