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走在了大叶桉组成的绿化带边上,最近尤凤霞到处瞎跑,也是很长时间,没出现在他面前了。
尤凤霞自从在老李这边得到了帮助,把身份落户在小城郊区以后。
她的好运气又像是回来了。
各种生意做的飞起,
小半年的时间,就挣了五位数。
并且尤凤霞不再像以前那样,想着得到老李的所有。
应该说,那个女人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情,现在也算是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一切精神方面的追求,必然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
这也是老李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
他曾经也是单纯的人。
但多少年前,他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所以这么多年,他什么都玩,就是不玩感情。
尤凤霞用她挣到的那笔钱,在小城郊区,买了一栋楼。
真不是瞎话,像是这种操作,在别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在南方这里,只要有钱,只要认识场面上的人,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办。
就像是那栋两层小楼,原本是解放前,当地豪强置办的家业。
自从解放后,因为位置的偏僻,是直接被村集体占了。
而尤凤霞就落户在那个村子里,
她只了一千多块,就把那栋已经荒废的小楼给买了下来。
那个村子,都是一个姓的,只要村长同意,其他人一点意见没有。
尤凤霞又了两三千的代价,把小楼布置的很好。
当然,这笔钱也是在了村里。
想要获得人家的庇护,那么给点好处也是正常。
那栋小楼外面看上去,还是残垣断壁,但里面却是焕然一新了。
这就是尤凤霞给她跟老李准备的爱巢。
只是那栋房子建好后,老李还一次都没去过。
他这个身份,也的确不适合去那些地方。
老李看着三三两两的小年轻,从他身边兴高采烈的走过,
最近上面的形势变了
地方上自然也要跟进。
以前他们崇拜的人,现在在这些小年轻嘴里,却是变成了狗屎不如。
老李失神的笑了笑。
他的笑容里,带着一些疲倦。
对于他自己未来的路,虽然老李不愿意承认,但其实他心里很明白,他已经做出了选择。
他到南方这大半年,一封信都没给四九城那边去过。
也没给他那个“前妻”发过什么电报,写过什么信,
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了。
现在老李思考最多的,也就是“咱们”以后的路,该往何处去。
他这段时间脱离了职场,身在底层,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着社会上的变化,
却是让他头皮发麻。
别的不说,就是南方这边,但凡手里有点小权利的那些人。
现在玩的最多的事,就是想着靠海吃海。
能从海里面,替自己,或者替小集体,寻摸一点那种不太正大光明的好处。
这在老李来说,是很不好的一种情况。
不光本地职场。
就是内地人,只要往海边出差,能想到的,也是借着机会带一些新鲜货回去。
外面的衣服,外面的录音机,外面的自行车等等……
这在老李这种老工业口的职场人士眼里,肯定是咱们的工业产品规划上出了问题。
这也正常。
原本他在四九城的时候,的确可以不注意这种情况。
因为四九城,本来就是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工业产品汇聚的地方。
沪上的手表,沪上的自行车,四九城的摩托,以及录音机,电视机等等。
所以老李原来看到的,也就是那些最优秀的工业产品。
但别的地方,却是很不同。
有些地方,就算老百姓口袋里有钱,也是买不到东西。
很多地方一百多,两百多的沪上手表买不到。
但在南方小城这边,同样的钱,在这边搞一块机械表,那就是“精工,梅,劳力士”那些牌子了。
还有那种的确良布,在咱们这边还属于高档布料,但外面已经形成了大批量制造以及倾销了。
老李也是总结了一下,这一段时间,那些从外面往里面走货的人,盯着的就是“轻,小,精,高”四种特质的商品。
也就是日用消费品以及一些电子产品。
这些东西上面,利润是最高的。
别的人,看到的,只是这边的东西,新奇,时髦,便宜。
但老李看到的,是自家的工业发展不如人家,这才会造成目前这种‘以外为好’的场景。
老李就感觉心里窝着一团火,他想着把他发现的事情,全部写信告知上面,但却是不知道该通过谁传递这个消息。
他写好的一封信,到今天还塞在他的皮包里。
在这其间,老李自然也想过何雨柱。
但他却是放弃了。
一个是何雨柱毕竟跟他无亲无故,不说何雨柱以前帮过他的忙。
就说他老母亲在四九城的安置,何雨柱是他安排的最后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