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 第150章 拼一把!去赌一个精彩的未来!(7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0章 拼一把!去赌一个精彩的未来!(70(2 / 5)

部分情节就行了,主演脉络还得选择新的主线。

经过这段时间打听、搜集消息,他给男主设定的身份背景是一名“肝癌”患者,聚焦的“高价救命药”是索拉非尼。

根据前世记忆,这款药会在明年年末获中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进入了国内市场,并在随后成为了晚期肝癌治疗的靶向药。

但当下,它在国内却属于尚未获批的新药,国外价格更是高得惊人,普通患者根本无力承担。

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患者只能选择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可治疗癌症的高昂费用,又岂是普通家庭能负担得起的?

这恰恰贴合了当前的时代背景。

一次偶然的病友聚会,主角得知国外有价格相对低廉的仿制索拉非尼。

起初,他只是为了自己能活下去,冒险托人从国外代购。

但看着身边病友们同样绝望无助的眼神,他心中的正义感被点燃,毅然决定要为大家开辟一条“生命线”,哪怕前方是荆棘密布、困难重重……

如果说“系统”是助力吕睿成功的关键金手指,那么“重生”对他来说,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优势。

但凡他没看过《我不是药神》成片,不知道索拉非尼会在明年9月获批进入中国市场,这个剧本都改不成!

而现在,不仅剧本改编工作进展顺利,后续还有可能借助政策热度,进一步扩大影片的影响力。

这局面简直赢麻了!

与此同时,就在吕睿忙着改剧本时,杰森·布乐姆这边《灵动:鬼影实录》的宣传也在有序推进中。

所有前期宣传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心理、听觉和视觉暗示的方式诱导观众,让他们相信发布的消息、视频、乃至于电影正片都是真实的。

这就跟心理学上的潜催眠是一个道理。

最佳案例就是《女巫布莱尔》,不过这部电影拍的太粗糙,虽然费了大价格的宣发投入,也确实带来了可观收益,但电影导演和主创等却全被骂成了臭狗屎。

可《灵动:鬼影实录》却不同。

虽然这部电影的宣传也带着“欺骗性”,但电影本身却足够精彩真实。

200万美元的成本投入,绝对可以让观众们满意!

所以,即便宣传规模和欺骗性铺得大,但从主创到发行团队,没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用吕睿的话来讲就是:“那些被“骗”来看的观众,说不定还会感谢我们,让他们看到了这么精彩真实的恐怖片。”

被彻底洗脑的杰森·布乐姆,如今更是满心期待影片的票房成绩。

办公室门被推开,负责第二阶段宣传的乔尔走进来汇报道:“boss,按您吩咐,视频已经转发出去了。”

“好。”杰森满意点头,接下来就等水军推动,热度发酵了。

可这时,乔尔却皱眉不解道:“到现在,我们在宣传上的投入已经高达730万美元了,预计还要投入不少于1000万美元,这已经远远超过了电影投资成本,真的能回本吗?”

这话让杰森脸上的笑容一僵。

的确,按吕睿的规划,这片子如果想上院线赚钱,前期投入极大。

不仅是宣传投入,单是电影拷贝,从冲印、存贮、运输到保险,成本就要1500美元一个。

商业连锁院线的影院大多是多影厅,需要大规模发行,第一批至少也得3000个拷贝。

这就是450万美元!

也就是说,电影还没上映,单纯投入已达1380万美元!

要知道,截止当前,布乐姆之家全年总收入都还没超过1000万美元。

若不是吕睿执意要这样做,且还投入了大笔资金,杰森绝不会在这片子上砸钱!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乔尔:“你觉得我们现在还能停下吗?”

沉默片刻,乔尔摇头:“停不下,也不能停,否则损失更大,只能拼尽全力搏一把!”

“拼吧!”杰森眼中逐渐燃起了斗志。

这部电影的发行无疑是一次极大的冒险。

但说到底,任何电影的投资与发行,本质上其实都是在冒险。

一家独立制片或发行公司想发展起来,冒险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好莱坞资源被六大公司近乎垄断的当下。

跟着哈维工作过数年的他很清楚,电影是高风险投资,以小博大更是险中求胜。

但也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真正变强!

布乐姆之家要发展壮大,需要更多资金,唯有资金充足,才可能避免沦为六大公司的附庸和资本的掌中玩物。

要知道,在好莱坞的食物链中,中小公司的生存其实很依赖于冒险。

反倒是真正的大公司大多数连冒险的勇气都没有。

并非没底气,而是没必要。

这是成为寡头后必然的保守心理。

明明知道某种模式能大卖,为什么要改变?

靠抄袭、出续作、用固定套路就能赚钱,谁还愿意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但像瑞兴影业、布乐姆之家这样的公司,想获得巨额利润,必须敢于冒险,去拼、去抢、去做别人不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