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的。”
海岩一边儿说,一边打量着包厢里的这些个人马,一间包厢已经差不多坐满,王硕、冯晓刚、梁左.这些个“海马影视创作中心”的主力军都在,嗯,当然这也是《编辑部的故事》主创人马。
前段时间,《编辑部的故事》电视剧已经在央视播完了,在社会上掀起的反响一波接着一波,说是80年代最火爆的电视剧都不为过。
而他们“海马”的这些人今天过来,名义上是庆功宴,有啥可庆的呢?嗯,当然是排排坐、分果果。
“海岩,现在忙么?”江弦老领导干部似得按着海岩的肩膀。
“不忙、不忙。”
“那坐下来一块儿喝一杯,放心,今天的账记我们‘海马’头上,绝对不用你这个总经理签单子。”
“瞧您说的。”
海岩腼腆一笑,“都是哥们,都来我地界了,该到位的我必须到位。”
江弦摆摆手,“平时我不管,今天不行,你再这样,以后我们哪还好意思再到昆仑饭店吃饭?”
说话间坐下,朱虹带人拎着大包小包进来,“姐主任,东西都带来了。”
江弦扫一眼,放下手上筷子,“这会儿京城天气还热,不过再过几天就立秋了,也不知道大伙儿都置备过冬衣服了没有,我看都挺糙的,尤其是小刚,穿件儿秋衣就扛着过冬了.”
“哈哈哈。”听着江弦的话,众人都笑。
朱虹则是把带子打开,露出里面的衣服,临近坐的几个眼睛立马都飞过去。
“啥啊?”
“羊毛衫。”
朱虹道:“雪莲牌羊绒衫,特地上友谊商店买的,摸摸这料子,尼可松那会儿来了身上披的就是这一件儿。”
“雪莲牌羊绒衫”这算是京城生产的时髦商品。
话说解放前,中国并没有自己的羊绒衫厂,只有生产羊绒原料供应给国外的羊绒衫厂。
随着轻工业水平的发展,到了60年代初,京城建起全国第一家羊绒衫厂,很快设计出一套风格独特的生产工艺,生产的雪莲牌羊绒衫,款式美观大方、色文静淡雅、质地轻薄柔软、穿着温暖舒适,成为国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商品。
哪怕在友谊商店,雪莲牌羊绒衫也是各国友人的抢购品,不管什么时候到货,总是一抢而空。
当时,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新格过来访问,繁忙的会谈中间,特意嘱咐随行的人员去买了几件。
“都自己看尺码试试吧,不知道合不合你们的身。”江弦道。
这下儿给海马的人乐坏了,都赶紧过去扒拉上,有几个不害臊的,当即脱了上身衣服,贴身穿上,一个劲儿的摸着料子。
“舒服!”姜文乐呵呵的。
“有多舒服?”梁左挠着下巴问一句。
“.就跟、就跟.就跟天鹅绒似得!”姜文忽然想到这么个喻体。
发完衣服,这显然还没结束,朱虹那儿就跟进货似得,还有好个几个大包呢。
一包包打开,惊呼声一片。
有吃的,好时巧克力.
有抽的,万宝路香烟.
有戴的,瑞士手表
还有奶酪、黄油、洋酒.总之,都是些国内市场上基本见不着的进口货色。
这会儿呢,就这么摆在“海马”的人面前,一分钱不要。
全发!
给余华这一帮人都乐疯了。
这都友谊商店淘来的,那地方,哪怕有钱都买不着东西。
海岩也看的有些吃惊。
吃惊的同时,浑身难受。
就说在场这些人,江弦、朱虹这是发东西的,王硕、冯晓刚、梁左、余华这是领东西的。
他呢?他是看的。
目睹这种和自己毫无关联的事情,羡慕吧,有点儿掉份,不羡慕吧,又显得自己特装,哎呦,反正这时候就特尴尬。
海岩不禁想到,当初“海马”刚成立的时候,也朝他抛出了橄榄枝,只是那时候的他没有兴趣。
要是那时候真的进了“海马”.
海岩思绪飘摇,嗯,至少现在这些东西自己能领上一份,零零总总的,加一块儿也值个好几千了,关键这东西平时还难买到。
正想着,海岩听到一句朴实无华的“卧槽。”
顺着声音,他看到不知什么时候消失的江弦,不知道从哪儿拎着一大麻袋出来了,然后特豪横的把麻袋往地上一丢,袋口敞开,露出里面的钱。
虽然面额不等,但这确确实实是钞票,而且一眼扫过去,基本没有小的面额。
足足一麻袋钱,这场景已经足够让人心潮澎湃了,然而更让人激动的是江弦接下来说的话。
“《编辑部的故事》写的不错,在座的都有功劳,这钱算是奖金,我就不按数给了,一人抓一把,抓多少算多少,互相监督。”
“.”
整间包厢仿佛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麻袋发钱!
继而每个人的脸上都出现一种神采飞扬的亢奋之色。
王硕“啪”的一拍大腿,“头儿,士为知己者死,我愿意为你去死!”
冯晓刚牙呲出来了,“这得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