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干粮,躲过正午太阳最毒辣的阶段,三驾马车继续上路。
盛庸一边驾车,一边说道:
“琼州的新粮共分为两种。”
“其一,引进自海外彼岸的新作物,如玉米、红薯。”
“其二,对大明原有作物进行杂交,优中选优挑选出的杂交粮。”
朱元璋微微蹙眉:“何为杂交?”
“何为杂交,这解释起来有点复杂,我也是一知半解。”
盛庸道:“大致上,情况与马、驴相配,诞下不能生育的骡子相同。”
闻言,朱元璋了然的点了点头,又问道:
“所以按照你的意思,你们琼州的杂交粮,产量很高?”
“相比于内陆未经培育、挑选的作物来说,琼州杂交粮的产量确实很高。”
盛庸脸上的自豪清晰可见,朱元璋知晓他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不免有些期待。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
粮食的问题,几乎决定了一个王朝是兴盛,还是衰败。
大汉经文帝、景帝治世,到武帝刘彻继位时,国库充盈,粮食堆积如山。
这才让武帝有了底气,大肆对匈奴用兵,一洗汉高祖白登之围,吕后被匈奴单于写信示爱的耻辱。前唐李家开国之初,突厥可汗趁乱南下,突厥骑兵兵锋直指关中长安。
唐太宗李世民无奈只得与其定下渭水之盟,心中深以为耻。
数年后,待到前唐消弭了隋末的战乱对天下的后遗症,民力提升,国库逐渐充盈,复仇的机会便到了。李世民一纸诏令,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领唐军征伐突厥。
此战,唐军打得突厥落花流水,生擒突厥可汗,押送回长安接受李世民的审判。
突厥可汗为求活命,亲自为李世民跳起胡旋舞,四方夷狄为唐军兵威震慑,为李世民上尊号,名曰天可汗。
诸般种种。
虽离不开为君者的雄才大略,领兵的将帅谋略有方,指挥得当。
但支持着大汉、前唐击溃塞外大敌的关键,是国库的充盈,是粮食的充足!!
没饭吃的百姓有多疯狂,造反后吃饱饭有多悍不畏死,朱元璋这位暴元末世的亲身经历者最有发言权。是以,自大明建立后。
他便为天下所有人制定了户籍,要求人人各司其职,不得更改。
农夫,就得下地干活,与泥土、粮食为伴,又禁止民间百姓私自出海。
为的就是保证大明每年的粮食产出稳定。
就目前来说,情况还算不错。
洪武二十五年的大明,虽比不上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的开元全盛日。也称得上是风调雨顺,底层百姓勉勉强强能吃个半饱。
但粮食这种东西,自然是产量越多越好,粮仓储存的越多越好。
百里地说着不多,可等朱元璋一行人抵达三号试验田的时候,太阳早已落下,天空繁星点点。就这,还是因为水泥路平坦,若换作内陆的石子路、泥巴路,怕是还得半天。
“前方三号试验田,来者止步!!”
每一块试验田对琼州来说都极为重要,是以三号试验田值守的都是荷枪实弹的将士。
今晚夜空万里无云,月色下远远瞧见三驾马车驶来,值守在田埂边的将士立马高声喝止。
这种时候,便又轮到盛庸上场了。
“这位军士,我们是受府城征召,前来服役收割新粮的农夫,这是凭证。”
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财政司户籍部的征召信,盛庸下车递给将士。
身旁的战友掏出火折子吹亮,将士借着火光仔细查看手中的征召信。
确认无误后,递还给盛庸。
“天色已晚,诸位且歇息一晚,明早寅时再收割新粮。”
“现在我领你们去歇脚的地方,请随我来。”
“那就劳烦军士了。”
盛庸拱手谢过,众人便随着将士沿着田埂走向不远处的大片木屋。
在抵达的那一刻起,朱元璋的注意力便一直落在试验田。
想要瞧瞧琼州新粮究竞如何。
可惜,天色已晚。
虽万里无云,月光毫无遮挡的洒落,终究还是不如白昼日光。
朱元璋只能看到黑茫茫一片。
很快,休息的地方到了。
琼州服役的百姓待遇比之内陆好上许多,休息的木屋虽简陋,却遮风避雨。
是大通铺,但没啥异味,显然是经常清理。
“条件简陋,诸位暂且将就,明日丑时六刻会有人喊你们起身,两刻钟洗漱、进食,寅时开始收割。”将士道:“可还有问题?若没有的话,在下还得值守,便先告辞了。”
盛庸表示自己曾经参与过一次新粮收割,记得规矩,再次言谢,让将士不用多费心。
将士闻言点了点头,干脆利落的转身离开了木屋。
赶了一天的路,众人都十分的困乏。
朱元璋已是六十有五的花甲老人,精力自是比不得其他年轻人。
草草洗漱一番后,倒头就睡,在榻上扯起了震天响的呼噜声。
他的呼噜声,让其余人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