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身贫寒。
幼年因灾荒家破人亡,被迫出家为僧。
后又因饥荒,导致黄觉寺“散遣其徒游四方”,乞讨三年。
成为皇帝后,这些不光彩的经历一直是他的心病。
曾有同乡玩伴来宫里寻他,只因直言直语,说了太多糗事,触怒了朱元璋就被杀了。
这次许易犯的错,丝毫不比那人小。
大明的官,狗都不当!
标儿是被重八吓死的!
单单一桩事,都够午门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
“嗯~”
朱元璋虽然答应,可神情却十分沉闷,将一切收入眼底的马皇后心头不禁一沉。
她清楚朱元璋极好面子,眼里容不了一点沙子。
虽然嘴上答应,可这两件事一定会是扎进他心头的两根刺。
马皇后檀口轻启,温声细语劝慰起来。
“重八,天花和背疽本就是绝症,想要医治又谈何容易?”
“许易已经将这些事告知我们,日后只须加以防范,完全可以避过去,光是这样,对咱家已经算是恩同再造。”
“许易能从后世来到大明,对我们大明何尝不是一种福祉?”
“不仅知道大明的弊症,而且还能给咱们大明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说着,马皇后将许易留下的物品拿了过来。
后者为了装翡翠,将这些东西全留了下来。
能清晰照人的玻璃镜。
能够窥探远方的圆筒。
还有看不到火焰,就能射出一束光的玻璃罩。
听那小子说,这是用来照明的手电筒。
捣鼓着这些东西,尤其是手电筒,朱元璋也难掩好奇,手掌在灯光下来回晃动,感觉很新鲜。
“妹子,该说不说,这东西确实比灯笼好用多了。”
“往后你在后宫行走,命人拿着它,倒是不用担心磕碰。”
马皇后心头一暖。
见朱元璋兴趣被勾了起来,她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你看到了,后世许多东西对咱大明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那小子跑到咱们大明淘金,可后世对咱们大明又何尝不是一座巨大的金山银山?”
“有那小子在,大明未尝不可远迈汉唐,做到古往今来的朝代都未曾达到的巅峰,千秋万代!”
朱元璋显然知道马皇后是什么意思,脸色郁结将手中的手电筒放了下去。
马皇后识趣来到朱元璋身后,替他按摩起肩膀,继续开导。
“重八,昔年汉高祖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不如张良;镇国抚民,不绝粮道,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他不如韩信!”
“刘邦攻取天下全赖用人有道,在我看来,重八你并不比汉高祖差。”
“唐有太宗皇帝,以人为镜,容得下魏征这位谏臣,开贞观之治,海内生平,万国来朝,皇帝莫不以太宗为楷模,后世之人皆称赞太宗丰功伟绩。”
“重八你出身寒微,也算是历史的独一份,可越是如此,何尝不是常人所不能及?”
“日后我大明繁荣鼎盛,世人也只会更以为洪武一帝,古往今来,世无第二!”
说到这,马皇后也有些怨愤,替朱元璋打抱不平。
“许易那小子,不过一无知小辈,爱信口开河!”
“若非他说重八你有万世之功,如此诋毁帝王,我断然饶不了他。”
“他不是瞧不起咱们大明,不想在大明当官吗?”
“那咱们更要将大明治理得国泰民安,届时不是他想不想在大明当官,而是他高攀不起咱们大明!”
善!!
马皇后这番话出来,听得朱元璋抵触的胸口暖洋洋的,脸上不禁浮现柔和憧憬的笑容。
他本就视汉高祖刘邦为偶像,同为帝王,自然不愿屈居人下。
刘邦善于用人,难道他就不会?
推翻元庭,建元洪武,他朱元璋何尝不是笼络了天下义士,纳为己用。
就连北伐成功的第一人徐达,不照样是他老朱的肱骨之臣?
至于许易。
黄口小儿,放肆无礼…
他不愿在洪武朝为官?
终有一日,大明如日高升,光耀千古。
他这贪财小人只能向大明走来,何须朕去希求?
想通这一切,朱元璋心头宛如解开了一个心结,笑着拍了拍马皇后的手,透着不舍。
“妹子,有你在真好。”
“家存贤妻,犹国之有良相。”
朱元璋喜笑的声音渐渐严肃,“放心,咱绝不会让你和标儿有事。”
“就像你说的,咱两白头偕老,看着标儿成为皇帝,将大明延续下去。”
马皇后忽地俏皮一笑,“只是延续?”
“我倒感觉标儿会青出于蓝胜于蓝,将大明推向繁盛强大的巅峰。”
“到时候啊,后世之人提起我,可不是说朱元璋的皇后,而是标儿的母后,母凭子贵么…”
“妹子,你这话说的…”
朱元璋胜负欲一下就被点燃了,“咱好歹是开国之君,没听那小子说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