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现代?
许易对这事倒是不排斥。
人教人,百言无用;
事教人,一次入心。
老朱从他嘴里知道的,仍旧只代表他个人的片面之言。
想要彻底改变朱元璋的心态和理念,绝非他一个人可以办到。
二人的和解…
说到底不过是他的家国大义,与大明王朝利同,一致对外。
老朱和朱标被侍卫架着离开了,商会和白银税的事,他们要回去运作。
浮光掠影的池塘里,白云在慢悠悠挪动。
众大臣又不吭声了,空印虽说有贪污潜规则,要是能妥善解决,又何必贻害至今?
此话一出,众臣更觉心惊肉跳,大气不敢多喘。
他早该猜到的。
“罪臣胡惟庸,拜见陛下!”胡惟庸头发凌乱,狼狈至极,哪有半点盛气凌人的宰辅姿态。“来,笑一个。”许易挑起了玉儿的下巴。
能让玉儿束手无策的,只有那该死的皇权。
玉儿依旧没有起来,目光心虚瞥了一下某个方位。
不仅仅是沙发。
那是一份解决方案。
说话间,朱标将奏折交于太监,递给下方大臣。
可很快,某人就笑不出来了。
可那原本摆放沙发的位置,此刻光溜溜的。
瞥了眼斜阳,许易无奈笑了笑,起身离开了花园。
面面俱到,已经把事情考虑得让人挑不出毛病,李善长也不由地一阵心惊。
“圣躬万安。”众臣五拜三叩行礼。
“怠政渎职者,朕决心从轻发落。”
许易:“那冰箱里的啤酒那些呢?”
地毯依旧铺设在地面。
望着里面空荡荡的,许易差点没有一口气背过去。
只因空印案朱元璋抓捕了太多的官员,此刻大臣人人自危。
朱元璋没有抓他,已经是皇恩浩荡,他哪里还敢上蹿下跳。
一场纳税的改革,在大明拉开序幕。
胡惟庸这位大明宰相,因空印之事,还在天牢关押着。
“诸位大臣觉得如何?”朱元璋声音如龙在咆哮,令人闻而生畏。
“朝中空印之事,咱已经查明。”
是进贼了?
“诸位大臣,不妨看看这份奏书再议此事不迟。”
“涉嫌贪污者,依法论处。”
电流声响起,玉儿支支吾吾回了一声“少爷”。
三通鼓声响起,大臣这才列队,朝奉天殿而来。
许易心累摆手,闭上了眼睛。
天色蒙蒙亮,文武大臣便已经在午门候朝。
不多时。
不多时,他躺在懒人椅上睡了过去,待再度睁眼时,时间已经来到傍晚。
“今日朝会朕主要想问问众卿,税粮运输路途遥远,路上必有损耗,又该如何解决空印之事?”这话一出。
“母…母后带走了。”玉儿哽咽抿着粉唇,像做了对不起许易的事,抬不起头。
许易掏出联系用的对讲机,声音冷威。
“嗯?”
朱元璋冷冷环顾这些大臣,道:“宣胡惟庸!”
还是玉儿捐款潜逃了?
不多时,玉儿来到了这里,她眼眶红红的,一副委屈可怜的受气包模样。
注意到玉儿的视线,许易忽然想到什么,连忙跑到电视柜,将抽屉抽开。
朱元璋规定上朝时间为“昧爽”,也就是即天将亮未亮之际,大概五点左右。
默念了几遍《莫生气》,许易强压住了火气。
这属实过分了!
连吃带拿?
见玉儿可怜兮兮跪在地上,一副乖顺小猫的模样…
冰箱也是空荡荡的,连冰箱门都是打开的。
老朱罢了几天朝,此刻终于重新召开朝会。
面对下跪的胡惟庸,朱元璋置若罔闻,背负双手面对大臣,龙袍上金龙尊贵而又威严。
“哭什么?”
朝中那些正直的大臣,恐怕早就上书言事了。
率先拿到奏折的李善长,以他的见识,内心也不禁大呼了一声“她”。
“…不会吧??”
试点区域被选出一一金陵不远处的苏州府。
“沙发呢?”
见她这般模样,许易声音柔和不少,心头隐隐有了猜测。
“也不怕肺癌送走你!”
“陛下!圣明!”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众臣起来。
“接下来,可有得忙了。”
不多时,胡惟庸带着镣铐来到朝堂。
许易笑笑拿过金锭。
这哪里是什么商议!
文臣之首的李善长老神在在,哪怕面对臣僚的示意,却无动于衷,似完全流离在了此事之外。在朝堂的一阵寂静中,众大臣全认可了此事。
(ps:没写这部分相关情节,属于一带而过。)
玉儿:“陛下…”
注意到她手里还捧着一块金锭,许易哪怕有气也消了不少。
“挨天杀的!”
其中,鸿胪寺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