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猪油渣(1 / 2)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队长王卫民连忙表态。

那是苏大强应得的,虽然羡慕,但不能眼红。

老刘也点头:“要有人嚼舌根,我让卫国来对付他们。”

他跟王卫国很熟,而王卫国作为记工员,社员一天的工分是多少,还不是他动动手的事?也正是如此,很少社员会得罪记工员,工分不想要了吗?

“那行,我现在就去公社赵一找他。”

苏大强留意到,平台那边已经陆续有人下单了。

他不再迟疑,起身就要往外走。

“等等,大强你骑我的自行车去,快去快回。”队长王卫民叫住苏大强。

他们生产队比较穷,有自行车的就那么两户人。除了他,还有就是会计苏大荣也有一辆。

这里去公社,有七八公里远呢!走路去,要差不多一个钟头。

因此,苏大强也不跟队长客气。到门外,看到那辆自行车,很顺手就推走了。

望着苏大强远去的身影,队长王卫民感叹:“看样子,大强是要时来运转了呀!昌叔真是晕了头,老实、孝顺的孩子不要,就守着苏大正那样的人。”

他口中的昌叔,也就是苏大强的老子。

老刘呵呵一笑:“人家苏大正可是考大学的料,怎么能一样?”

这话,多少有点挖苦的味道。

毕竟整个生产队的人都知道,苏大正已经连续考了三年,今年是第四年。

也就苏老头还那么执着,换成是他,他最多只能支持孩子考三次。

事不过三!

……

苏大强骑着自行车来到公社,先去信用社办了个存折。现在乡村的银行机构一般都是信用社,而且眼下还没有银行卡,都是存折。

国内第一张银行卡是珠海诞生的,到九十年代才开始普及。

办好存折后,他马上绑定平台。

接着他到供销社去买点东西,票都带来了。

是的,尽管现在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但各种票还没取消。就拿最重要的粮票来说,要到1993年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供销社的售货员,依旧还是很吃香的岗位。

刚搬出去,家里缺的东西其实蛮多。肥皂、牙粉、毛巾等虽然还能用,但苏大强还是又购置了一些。

煤油灯拿了两个,他们生产队还没通电,也就用不了电灯,晚上照明都要靠煤油灯。

酱油打了一瓶,现在的酱油都是散装的。在这个时代,用酱油拌饭、或者拌粥吃,简直不要太美味。

糖、盐散装购买,用粗糙的黄色麦秸纸包装。

苏大强还看到了宝塔糖,想到家里的小龙和小兰,也买了一小袋。

他买的东西挺多,但售货员的态度真不咋地,爱答不理的样子。且再忍她们几年吧!以后私人商店流行起来,她们差不多就要失业了。

分家分到的60块,花得快差不多了,苏大强这才罢手。

最后,他还去了肉店买了几斤猪油板,看到还有骨头没卖出去,苏大强也一并要了。这个时代,骨头很少人要,连瘦肉都遭嫌弃。

现在虽然没有六七十年代那么艰苦,但在农村想要吃顿肉也不容易。

钱花光了,苏大强才心满意足地回去。

他也不心疼,反正很快又能赚到钱,根本不用担心以后没钱用的情况。

回到家,先把东西都搬进屋子。家里没其他人,儿女都出去上工,就连小龙和小兰也出去玩耍。

放好那些东西后,苏大强才骑车去找队长。

“大强,怎么样?”队长没去干别的,就等苏大强的消息。

那些青梨是生产队重要进项之一,不容有失呀!

“秦老板答应3毛钱收,但要我们自己送到公社那边去装车。”苏大强喝了口水,才回答王卫民的话。

王卫民大喜:“那是应该的。”

别说送到公社去,就算再远点,能卖3毛钱,他们也乐意,无非就是多点人工而已。在这时代,人力是最不值钱的了,尤其在农村。

“那明天就摘,我跟秦老板对接,用生产队的马车给他送过去。”

王卫民点头:“行!那接下来几天,你就专门做这事,其他活不用管。”

“对了,太小的,烂了的,都别混进去,我们不是一锤子生意。”苏大强提醒道。

“放心!果子的品控我会亲自看着。”

人家老板都给到3毛的高价了,还用残次品糊弄人,那就说不过去啦!以后还怎么做生意?

这点道理,王卫民还是懂的。而且,他的眼皮子也没有那么浅,目光没那么短。

得到准确答复后,王卫民马上通知其他社员,让大家做好准备。

傍晚,苏永年等人下工回来,看到家里那一大堆的东西,都用异样的目光看他们老子,心想:这是不过了吗?

分家得到的那60元,估计花得七七八八了吧?

“爸,怎么买这么多东西?肥皂、牙粉这些还有呢!毛巾、盆、碗这些也还能用。”苏永年忍不住说道。

也就比较小的苏永乐、苏秀秀没心没肺,看到家里买了那么多东西,很高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