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80年代:我有一个卖货平台> 第8章 变废为宝(求支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变废为宝(求支持)(1 / 2)

尽管被蛰得吱哇乱叫,也都没有罢工,没那么矫情。真要坑不住,就找棵臭草,把臭草叶放嘴里嚼一嚼,然后敷上去。

有些人甚至直接吐口唾沫上去,涂一涂就了事。

“这个不行哦!这种挑出来,拿不出手。”队长从筐里拿出一个给大家看。

接着,他指派了两个人,专门把不合格的青梨给挑出来。

一顿饱和顿顿饱的道理,他懂。

这年头,能做队长的人,怎么可能蠢?

一大群小萝卜头在旁边看着,眼睛里都透露着想吃的神色。只要是甜的东西,对小孩子都有莫大的诱*惑。

苏大强也捡起一个,说道:“像这样花皮的,品相太差,也留着自己吃算了。”

这时候的水果,没有像后世那样套袋子,容易遭虫害,果皮也就没那么好看。想要完全不花皮的不现实,但太差的还是得挑出来。

否则,到时候差评一大堆。

就不知道会不会有退货的情况,这跨时空的交易,退货不至于吧?

“都听大强的。”队长喊道。

可惜,眼下没有加工条件,否则,品相不好的梨可以加工成其他的产品,比如梨膏、梨汁、饮料、梨脯、梨糕、梨罐头、梨酒、梨香熏等。

苏大强没记错的话,梨膏还蛮贵的,五六十元一斤。

梨膏是以梨为核心原料,配伍蜂蜜、生姜及川贝等药食同源材料熬制而成的传统药膳制剂,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

这种产品不是后世才研发出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据载由道士为治疗唐武宗秋燥症所创,后从宫廷传入民间。

手工熬制梨膏,好像也不是太难,就是有点费人力。

人力在当下,可能是最不值钱的。

想到这,苏大强问道:“队长,我们生产队有人会熬梨膏吗?如果会,那些次果可以做成梨膏,梨膏也挺值钱的,能变废为宝。”

王卫民等人一愣,这他们还真没有想过,就想着卖梨,没考虑过将其加工成其他东西。

“梨膏?什么来的?”有人问。

苏大强解释:“听说是一种药膳制剂,一斤能卖到好几块钱。”

他直接把后世的价格缩小十倍。

即便这样,也都把大家吓一跳。几块钱一斤,对眼下的农村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价。要知道,现在的猪肉还不到一块钱每斤。

“这么贵?那干脆所有梨都做成梨膏。”有人提议。

苏大强摇头:“一斤梨膏需要十多二十斤的梨,直接卖也差不多那个钱,得不偿失。也就那些卖不出去的梨用来做梨膏才有价值,顶多就是浪费点人力。”

众人听到十几二十斤梨才能熬出一斤梨膏,也就不再提那茬。

不过,正如苏大强所说,那些卖不出去的梨,可以做成梨膏,变废为宝。

“问题是我们不会弄。”

队长沉吟一会,说道:“我找人打听、打听。”

要是不难制作,那确实可以把次果加工一下,增加社员的收入。农村人的收入来源太少了,就靠养点猪、种点水果,粮食不能卖,得留着吃。

正好,最近生产队没太多活干,社员们挺闲的。

“大强哥,我们要是熬出梨膏,那老板能收?”会计苏大宪问道。

别到时候弄出来,卖不出去,那就搞笑了,白费力气。

“今天我顺便问问好了。”苏大强表示。

“好,那就麻烦大强你。”

这事要是办成,苏大强又给他们生产队立大功。队长心想:队里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吧?

考虑到苏大强还没有自己的屋子,后面肯定要建房子的吧?到时候,给他批一块好的宅基地。

得知次果还能加工成其他产品,队长王卫民就更加手不留情了,质量把控严格。

大家一边聊天八卦,一边摘果。其中,就有人聊到苏大强分家的事,尽管小声,但苏大强还是听到了。

无非就是说苏老头、苏老太有眼无珠什么的。

老实、听话、孝顺的乖大儿不要,要四肢不勤的小儿子,以后有他们后悔的。考大学,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苏大强也无所谓,人家说就说呗!

只要不是污蔑、抹黑就行。

被讨论几句,也不会少块肉。

队长王卫民瞪了一眼那些八卦的社员,然后跟苏大强说道:“大强,一会我让大石和永年跟你去吧!”

大石是苏大强的堂弟,永年是苏大强儿子,都跟苏大强有紧密关系的人,算是特殊照顾。

苏大强点头:“嗯!可以,我先过去,卸了货就在那边等着,你们后续将梨拉过去就行。”

“那就这么办。”

半个钟头左右,他们就摘了一千多斤,装满了一马车。说实话,有点超载了,但也还好,后面有人帮忙推,马不至于太辛苦。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生产队的马车少。

今天,不仅马车,就连牛车,驴车也得用上。毕竟那可是一万多斤的梨,仅仅靠生产队的两辆马车,得拉多少趟?马都得累坏。

“大强哥,你跟着就行,让我和永年赶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