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80年代:我有一个卖货平台> 第21章 昌盛五金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昌盛五金厂(1 / 2)

苏大强感受这凹凸不平的路面,心想:有空得找个机会和队长他们谈谈,把路给修一修才行。

正所谓:想要富,先修路嘛!

路都搞不好,农产品不能很好运出去,怎么发家致富?

以后,他还得买车呢!

今天,苏大明还是挺快的,赶在苏大强之前到达公社,昨日的那个位置,静静地等待大哥的到来。

“行了,就放这里,你们先去吃东西吧!”苏大强赶到,然后跟老二和永安说道。

“好!”

两人也是饿得饥肠辘辘。

这次和苏大强一起来的,还是大石和永年。大石看到苏大明他们昨晚捉到这么多爬猴,脸上露出羡慕的神色。

得卖多少钱呀?

如今,大家都知道,爬猴五块钱一斤。

看大石的表情,同时考虑到他的人品,以及跟他家的关系,苏大强决定给他指条路。

在后世,值钱的虫子还真不少。比如蚁狮、蝼蛄、蜈蚣、大田鳖、豆虫,甚至蚂蟥等。

蚁狮在民间多叫它土牛、老倒、沙王八、地牯牛、金沙牛等,是脉翅目蚁蛉科昆虫的幼虫,喜欢在有沙子的地方活动,长得有点像缩小版本的牛,尤其是在头部更是有着特别像牛角的东西。

这种虫子特别贵,据说一斤五六千元,但它很小,一天都未必能捉到半斤。

蝼蛄在农村就很常见了,好多人叫它土狗子,这种虫子既会飞,还会游泳,同时还是打洞的高手。

因为它会打洞,破坏能力也很强,喜欢吃一些农作物的根茎,被它咬断根茎以后植物就会枯萎死亡,所以农民对它并不待见,视为害虫。

不过,它的味道确实不错,在后世能卖到五六十元一斤。

……

“今晚我们捉蚂蟥,大石你也不妨去找找。”苏大强开口道。

这年代,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蚂蟥的身影,像农田、池塘、水沟等地方,看得人头皮发麻。

大石先一愣,随即一喜,连忙问道:“强哥,蚂蟥也收?”

苏永年:“爸,我们今晚不捉爬猴啦?”

苏大强点头:“嗯!收的。今晚肯定很多人捉爬猴,抢不到多少的,让给其他人吧!蚂蟥的价格更高一些。

好了,你们先回去。”

野生蚂蟥的价格从一百元到四百元不等,有些医用级活体,甚至达到两三千元一斤。

大石和永年两人被这消息砸晕了。

比爬猴还贵?

要知道,在他们眼中,爬猴的价格已经是天价了。不曾想,随处可见的蚂蟥更贵。

两人也不再追问什么,决定今晚开始捉蚂蟥。很多人怕那玩意,不知不觉爬到你身上吸血,以后几天,伤口会很痒。

但既然知道它值钱,别说蚂蟥,就是阿飘,他们也敢去捉。

大石内心非常感激。

等他们走后,苏大强将知了猴和青梨都收起来“发货”。

苏大明和永安两人,去吃了两碗汤河粉,也跟着回去了。

信用社开门后,苏大强又去了一趟,取了一万元出来。

一万元在这个时代属于巨款,都可以买一套首都的四合院了。然而,工作人员并不像后世那样,还问你什么用途,取自己的钱跟偷似的。

只不过,苏大强在信用社员工眼中,印象深刻起来。

土豪呀!

以此同时,李道华也出发去了县城。他们公社可没有工厂,县里的工厂也没几个,幸运的是正好有五金厂。

他来到昌盛五金厂,一个快要倒闭的厂子。

七八十年代,大量企业亏损,国家鼓励企业公转私,很多厂子活不下去倒闭,包括一些上万人的大厂,甚至是军工厂。

为了订单,杨厂长头发都白了好多。

再拉不到订单的话,他们的厂子也将面临倒闭,几百人面临下岗的危险。

“厂长,外面来了个谈订单的人。”忽然,一名员工跑过来跟他说。

杨厂长闻言,马上惊喜地站起来:“在哪里?快请进来,请到我办公室。”

真是瞌睡了送枕头呀!

订单自己找上门来了。

李道华跟着一名厂卫来到厂长的办公室。

杨厂长已经泡好茶,还让食堂的师傅准备做一桌菜,按照六菜一汤的规格招待。

他看到李道华后,连忙上前,双手伸过去握手:“你好!我是昌盛五金厂的厂长,姓杨,这位同志贵姓呀?”

“杨厂长,幸会、幸会!免贵姓李,李道华。”

双方先寒暄几句,才进入主题,中国的老传统了,没有一上来就谈交易的。

李道华掏出衣柜推拉门的滑轨和轮子的图纸,画得不是很专业,但起码数据是清晰的,作为五金厂的厂长,杨厂长能看明白。

“杨厂长,你看这东西,你们厂能生产吗?”

“我看看,咦!这么小的滑轨?”杨厂长一眼就看出是什么,但这么小的滑轨和轮子,他不知道什么用途而已。

但他也不关心这东西用来干什么。

“没什么技术难度,你要多少?”

这都生产不出来,他们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