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会不会是那根天线没有竖起来?”一旁的阿娟小声地说道。
苏大强一拍脑袋:“看我这记性,没错!是天线。”
太久没有用过这玩意了,差点忘了它还有天线。前世,他也玩过这种收音机,并非一无所知。
他赶紧把天线拉出来,再次调台。
很快,一个说话的声音出现,但还有点模糊,杂夹着滋滋的杂音。但随着苏大强慢慢拧动调台的旋钮,声音逐渐清晰。
“有声音了,有声音了。”苏秀秀拉了拉苏大强的衣服说道。
电台中,主持人正在讲故事。
不过,要结束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们明天下午不见不散,节目最后,给大家送上一首近期很火的歌——上*海滩……”
主持人的话音一落,音乐声响起。
“浪奔浪流
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
上*海滩是今年最火的一首歌之一。
秀秀和阿娟听得一脸陶醉,满是享受。在这个时代,人民的精神生活实在匮乏,一首歌、一场电影,就能让他们欲罢不能。
见她们听得入迷,苏大强也不打扰,独自往厨房走,今晚自己动手,做一顿饭。
他发现,桶里有一条大草鱼,七八斤那么大。
把鱼捉出来,用木头朝鱼头砸了几下,将鱼砸晕,然后刮鳞、破肚,将里面的内脏什么全掏出来,顺便刮掉里面那层黑膜。
鱼鳃去掉,鱼肠等也都不要,只留下一个鱼泡。
杀好鱼之后,苏大强将其砍成一块一块的,放在盆里备用。边上,阿娟已经用水泡了一大盘的狗耳豆。
狗耳豆也叫龙爪豆、狗爪豆、猫豆等,种植容易,产量高,正因为有这个特点,当初人们就喜欢种植。在饥荒的时候,它是一种难得的“口粮”。
不过,它的产量高,但是也是一种有毒的作物。
因此,狗耳豆不能摘下来就吃,需要经过人工的清洗、烫洗、和其它步骤处理后,才能能够吃。
狗耳豆焖鱼,是一道好菜。
饭已经煲了。
现在还没有电饭锅,高压锅也没有,煲饭用的是普通的铝锅,等水滚冒盖了之后,要将一部分米汤给倒出来,然后转小火烧。
这是正宗的柴火饭,吃着很香。
即便没有菜,苏大强也能干两大碗。不像后世的那些米饭,感觉都没有米香味,口感也差。
有人说,夜温升高让大米淀粉松散、香味锐减。
这倒也不是说锅都甩给了气候变暖。
实际上,夜晚温度过高成了米香的隐形杀手,稻子晚上本该安安静静攒淀粉,高温逼得它直喘粗气,把白天的养分都耗光了。
大米好吃不好吃全看三个硬指标:直链淀粉管着软硬,胶稠度捏着黏糊劲儿,碱消值定着糊化温度。
最后,再炒一个青菜。
苏永年等人陆陆续续回来,都围着那台收音机。
“吃饭了。”苏大强喊他们。
阿娟等人这才从收音机的魅力中挣脱出来。
“谁的鱼?”苏大强问道。
苏秀秀抢先回答:“二伯公送来的,还有两瓶蜂蜜呢!”
苏大强有点意外,他刚才以为是公社送来的。村里,私人的鱼塘还很少。而这么大的鱼,得养很久,都是喂草的。
“你二伯公没鱼塘吧?”苏大强忍不住问道。
“今天大元叔捉鱼,二伯公花钱买了三条,最大这条送给我们家了。嫂子一开始没要,但二伯公硬要送,我们不要还生气。”
得!这确实是二伯的为人。
估计是想着最近靠他赚了不少钱,不送点东西,心里过意不去。
“慢点吃,有……”
苏大强还没说完,小龙已经被鱼刺卡住喉咙。
“大口吃饭,吞下去。”苏永年教儿子。这也是很多人的做法。另外,还有人喝醋的,老人说醋能让鱼刺变软。
而在后世,似乎两种方法都不科学,容易让喉咙受伤。
可在这个年代,谁卡鱼刺还要去医院的呀?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大口吞饭,利用食物黏附力带走鱼刺。
“怎么样?吞下去没有?”
小龙点头:“吞下去了。”
生怕大人们不信,还张大嘴巴给大家看。
阿娟不敢让小丫头自己夹鱼吃,先把鱼刺挑了,才放到她的碗里。
他们一边吃饭,一边听着收音机,还一边谈论这两天去其他生产队收购爬猴的事,以及盖屋子的事。
关于盖屋子,苏大强前两天就和他们通过气,都有心理准备。
吃饱饭后不久,苏大明来了。
苏大明一家搬了出来,开始是打算搬到大哥这里借住些天,但队长告诉他,生产队原来的食堂也空着。
既然有地方去,他也就不来打扰大哥。
远香近臭的道理,他是懂的。再好的关系,住得太近,都容易产生摩擦。他可不想和大哥发生任何矛盾。
“大哥,明天去我那边吃饭呗!大家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