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好意思?”
苏大强很清楚,磨豆腐其实很费力的,也耗时间。
别小看阿娟带来的那半盆黄豆,想要磨成浆,怎么也得半个钟头。转磨的人,需要在这个时间内不停地转动磨石,不能休息。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那妇女说着,就把阿娟手里的黄豆接过来,把那大半桶的豆浆提出来,放在苏大强脚边。
转磨的人是她老公,转得很轻松,他憨厚道:“是呀!这都是小意思!多亏强哥,我家这几天也挣了不少。”
他是真心感激苏大强的。
原本他家的境况不怎么好,家里穷,孩子还多,有点养不起的感觉了。没想到,忽然爬猴能卖钱。
他家人多成了优势,一晚上捉到的爬猴是别人家的两三倍以上。
也正是因为挣了钱,才决定今天磨豆腐,犒劳、犒劳大家。
“那多谢啦!”苏大强也不再推辞。
另外一户人有点懊恼,这可是和苏大强打好关系的机会,可惜,还没轮到他们磨豆浆,只能眼睁睁看别人和苏大强套交情。
谁不知道苏大强背靠一个大老板?人家手指缝随便漏点出来,都足以让他们家富裕起来。
“大强,这些够不够吃呀?不够的话,等我的磨出来,给你送点过去。”另外两个人说道。
不甘落后。
苏大强连忙摆手:“够了,够了。”
随后,他让阿娟把那大半桶豆浆带回家去做豆腐,接下来的工序还有不少呢!比如烧豆浆、沥豆浆、点豆腐等。
烧豆浆要等豆浆开始冒泡,就开始用微火,并用扇子扇火,直到豆浆被完全烧开。
豆浆烧开了就要沥豆浆了,沥豆浆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一点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首先工具要准备好,筲箕一个、碾架一个、瓜瓢一个、纱布一块。
工具准备好后把碾架放到大锅上面,然后把筲箕放到碾架中间。纱布直接铺在筲箕里,把纱布铺平,与筲箕一样呈三角形以便于更好的装豆浆。
再把煮熟的豆浆,一瓢一瓢地舀进去,用力压,直至豆渣被完全分离出来。
点豆腐是最关键的一步,他们这里点豆腐用的是石膏,而非北方的卤水点豆腐。这样做出来的豆腐脑质地更为细腻嫩滑,适合与糖水相配,吃起来更加清爽甜蜜。
“记得留点豆腐脑。”苏大强提醒道。
他有点怀念豆腐脑了。
他们这里的吃法,是在豆腐脑上淋上红糖水,是甜的。
据说,北方的豆腐脑是咸的。跟他们用卤水点豆腐有关系,咸豆腐脑搭配丰富的咸味卤汁,更能满足他们饮食习惯。
其实,咸的豆腐脑,苏大强还能理解。
那些什么麻辣之类的,简直就是异端。
“知道了,爸!”
墙角的位置,还有两家的孩子在挖什么玩。
苏大强看出来了,他们玩的正是蚁狮,当地人叫沙猴儿,喜欢生活在农村房檐下面的沙土里面,它会将沙土挖出漏斗形状的坑,平时就待在坑里,用沙土把自己埋起来,然后等着它的猎物送上门。
只要拿一小截竹子,对着漩涡吹几口气,把沙土吹走后,就能抓到它,很好玩。
“吹什么?跑远点玩。”大人开始骂了。
小孩子把尘土给吹起来,多少也有些落在豆浆上,不被骂才怪。
苏大强掏出几颗糖,分给他们,笑问道:“捉到多少了?”
看到有糖吃,几个小家伙顿时围过来,对沙猴儿不感兴趣了。
“小龙爷爷,我捉到五只,你看。”其中一个小家伙摊开自己的手心。
苏大强发现这蚁狮还不小,当即鼓励道:“很好!多捉点,可以卖钱。”
原本并不在意的家长们,听到孩子们玩的沙猴儿能卖钱,顿时来精神了。
他们挺烦孩子跪在地上去玩泥沙,把衣服弄脏就不说了,还会把裤子弄破。现在衣服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缝缝补补又三年,但也还属于贵重物品。
但现在有人跟他们说,沙猴儿值钱,那他们就不反对孩子去玩泥沙了。
“卖钱?能卖多少钱呀?强哥!”其中一人询问道。
“是呀!沙猴儿太小,如果太便宜,那完全没必要。”
这玩意比尾指的指甲盖还小,一百只都不知道够不够一两重。
“挺贵的,一斤三四百吧!”
实际上,平台给出差不多五千元的价格。
在后世,蚁狮市场价最高能达到上万元一斤,相对于其他中药材或物品而言,这个价格已经高出许多。
此话一出,几个大人的脑子嗡嗡作响。
三四百元一斤?
这是他们听过最贵的虫子。
虽然他们也清楚,沙猴儿很小、很轻,一斤要捉很久。但反正小孩子玩也是玩,有时间,干脆让他们去捉沙猴儿,补贴家用,岂不妙哉?
还是给苏大强换豆浆的妇女先回过神来,喊道:“鹏鹏,快回家叫你哥哥、姐姐一起去捉沙猴儿。”
另外一家惊醒,对自己的孩子发出同样的命令。
此外,两家还商量,这事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