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 通电(1 / 2)

这边的奠基仪式刚结束,花生油厂那头的工地就马上动工。

时间不等人呀!

他们施工队想要揽下更多的厂房工程,就得加快速度。目前,老梁这支施工队,就只拿到花生油厂和家具厂的工程。

公社担心他们忙不过来,拖延了进度,所以没把农产收购中心的建设交给他们。

而后面,还有一个食品加工厂没有消息,老梁是想要接下食品加工厂的工程来做的。他已经打算多招点人手,增强自己施工队的实力。

否则,怎么继续拿工程干?

“大强,中午我们在饭店摆了两桌,公社特意招待、感谢你的。”梁副主任私下跟苏大强说道,让他先别回去。

公社的面子,苏大强还是要给的。

“行。”

他继续陪陈书*记他们在这片空地上逛了一圈。

陈书*记和王主任指着眼前的空地,畅谈未来。比如,要在这块空地的四周修路,修多宽等等。

期间,苏大强借鉴后世工业园的模式,提了几句意见,让领导们打开了新思路。

陈书*记他们吃惊,一个农民竟然有这种见地?不由对苏大强刮目相看。

他们早就了解过苏大强的详细信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读过什么书,性格老实巴交,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

而他的爱人去世后,就变了。

不知怎么结识的秦老板,命运彻底发生了改变。不仅是他自己的改变,还改变了身边的人,甚至改变他们公社。

或许,这种见地是苏大强从秦老板那儿拾人口慧,但那也是苏大强自己的本事。

“大强同志,关于食品加工厂,你和秦老板有什么具体想法吗?”陈书*记问道。

苏大强点头:“聊过几句,秦老板是准备利用当地的资源,生产些小零食。我们公社不是种挺多辣椒吗?”

实际上,不仅他们公社,附近公社都有大量种植辣椒的传统。

别小看辣条,它在后世的产值几百个亿呢!

稍微分一杯羹,就足够盘活他们乐青公社的经济。

现在辣条还没被发明出来,据说,辣条最早出现于1998年,由湖南平江县的三位青年邱平江、李猛能、钟庆元创新发明,最初是为应对当地洪水导致的豆制品原料短缺而用面粉替代制作的麻辣零食。

如此一来,可以刺激当地的辣椒种植,让辣椒跟二队的生姜一样,发展成当地的特色产业。

陈书*记等人互看了几眼。

小零食?

小孩子吃的东西吧?那玩意,供销社也有,像什么米饼、米糕、牛轧糖、红虾酥等。

不过,加入辣椒的小零食,他们还真没想到有什么。

“也就是零食加工厂咯!”

苏大强:“也可以这么说。这个零食厂的规模会比花生油厂、家具厂大很多,秦老板计划投入一百万以上。”

此话一出,在场的领导全都目瞪口呆,倒吸凉气。

一百万以上?

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他们全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堪堪破千万而已。

“一百万以上?”王主任感觉口干舌燥。

完全不敢想,他们这种小地方,能吸引到百万级别的投资。这放在他们县城,县长都得陪喝好几杯吧?

苏大强回应:“嗯!这还可能是前期的投资。”

得到肯定后,几位公社的领导很默契地颔首,心里决定,接下来鼓励大家种植辣椒。

中午,公社以超规格的宴席招待苏大强,县长来了,都不一定有这样的饭菜。

饭席上,苏大强再次提了点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有规划地去引导各个生产队,各个村搞种植,不要一窝蜂去种一样东西,那样很容易崩。

在后世,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砂糖橘、阳光玫瑰、黑布林、雪莲果等等,最后都是惨淡收场。

好在陈书*记等人也是听得进意见的人,当天回去就制定了一份引导意见书,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负责做生产队的引导工作。

两天后,八队的电线终于架设完毕。

“今晚就能通电。”假设电线的师傅跟王卫民、苏大强等人说道。

他们刚把变压站弄好,农村的变压站很小,放在一个仅三四平方大的变压仿内,但足够用了。

农村用电本就不多,没什么电老虎,无非就是些电灯。

但没有变压站也不好,现在的电压不稳定,即便是电灯,电压不稳定的话都容易烧。

“那就好,那就好!各位,辛苦了。”

说完,王卫民领着这些电力工人去吃饭。今天,为了庆祝他们村通电,他让人又杀了一头猪。

对这些电力工人,苏大强也发自内心的敬重。

中国的电力没得喷,接下来的二三十年内,无论多偏远的地方,国家也能将电送到千家万户,完全是不计成本的投入。

吃饱后,看工人们要走,王卫民很会做人,赶紧送上一份“土特产”。

这是应该的,人家非常尽心。本来,人家只负责室外的电缆架设,屋内的并不负责,可在王卫民的请求下,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