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土匪型猛将,刘备人麻了> 第37章 告青州平原百姓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告青州平原百姓书!(1 / 2)

翌日。

刘平带人施粥。

此时一个矮小瘦弱的身影走上来,递上了一个脏兮兮的破木碗。

渴求的目光直勾勾的望着刘平。

这是一个只有几岁的小孩,脸脏脏兮的,殿黑一个看不出性别。

刘平愣了一下。

……过往种种浮上心头,他不知道自己给平原国的百姓带来了什么。

小孩见刘平一直不给自己盛粥,在原地有些局促不安和不知所措。

刘平一下子没忍住,哭了出来,放声痛哭,身体向一边倒去。

“将军!”

边上的田豫见状连忙扶住刘平。

当年的四个都统,莫里护战死了,傅士仁因为怯战被刘平斩了!

只剩下了田豫和刘冲。

七千多人,也只有现在的三千多人了。

看见刘平痛哭流涕,痛不欲生的样子,田豫有些惊讶。

因为他几乎没有见刘平哭过,仿佛对于刘平来说,这世间的一切事情都不是难事,都可以解决。这一次是第一次!

看了看那个在原地不知所措的小孩,田豫连忙命人将粥帮对方打好。

这源于刘平内心理想和信仰的破灭,以及对现状无法改变的无奈!

刘平当场晕了过去。

当夜,刘备亲自来看望刘平。

这一夜,刘平和刘备思索良久。

拂晓的时候。

刘备叹了口气,“子安,或许我们该走了。”

“离开平原国。”

“就像当初的陈纪一样。”

刘备是看着刘平长大的,他心中很清楚自家这个兄弟在想些什么。

对于这场胜负已定的战争,自家兄弟已经迷茫了。

内心非常痛苦。

正所谓长兄如父!

他刘备没有父亲,打小什么都得自己扛,但刘平有兄长,他这个大哥要为弟弟撑伞,排忧解难。“子安,抱歉,我这个大哥很不称职,帮不上你……”

数日后。

刘备发布了一篇,“告青州平原百姓书!”

《告青州平原父老书》(Al)

备谨告青州平原父老:

自中平以来,海内板荡,苍生倒悬。备以涿郡鄙夫,本无尺寸之功,蒙公孙蓟侯举于行伍,委守平原,敢不夙夜惕厉,以安黎庶?然袁氏恃强,纵谭犯境,旌旗相望逾岁,锋镝交驰不休。每见田畴荒芜,闾阎萧瑟,妇孺啜泣于残垣,耆老哀嚎于焦土,备未尝不中夜推心,涕泗沾襟。

夫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岂仁者所为哉?公孙伯珪,备之举主也,恩义如山;袁氏僭越,悖逆纲常。若从谭则负忠,久战则害民。忠民难两全,仁义不可兼,此天所以困备也。今决舍印绶,北让青土。非畏袁氏之强,实恻苍生之艰。愿斫我甲胄以为耒,熔我戈矛作锄犁。但得父老安耕于汶水,幼子嬉戏于稷门,备虽飘零四海,犹甘如饴。

临别怆然,再拜而辞。惟愿天佑仁德,早息兵燹,使青州之民,复见承平。

初平四年秋刘备泣书。

主要的内容就是告诉青州平原国百姓还有世家豪强,自己准备带兵离开平原国。

自己身为平原国相,在职期间非但没能为平原百姓谋福利,反而引来了灾祸,人口锐减,这是自己的过错。

再打下去,遭殃的也只能是平原百姓,是为不仁。

但公孙瓒乃是自己的举主,投靠袁绍,是为不忠。

他不能不仁不忠,既不能再打下去,也不能投靠袁绍,所以只有选择离开。

平原校场。

刘平让都统田豫和刘冲召集所有的士卒。

“诸位兄弟,吾等不日将要离开平原国,平原乃是尔等桑梓之地,不必跟随我等。”

“平原籍贯者出列!”

三千多人中站出了两千多人。

“发路费。”刘平对田豫和刘冲道。

刘冲舔了舔嘴唇,“真要走?”

“要走还发路费?”

“世界上真有这种人!”

刘备和刘平的行为刷新了刘冲的世界观!

这样的人和行为,他只在书上见过,只在故事中听过。

“将军!”

“我等不愿意走!”

“是啊!”

“我的家人都为袁军所害,回家也回不去了!”

其中一部分士卒泣声道。

袁谭数次野战败北于刘平之手,沮授接任之后便采用了“疲敌焦土之策”,也就是历史上沮授给袁绍提出的对付曹操的方法,破坏刘备粮草出产和供应。

派人过来劫掠粮草以及驱赶百姓。

平原附近的百姓有一部分或间接,或直接死于袁军之手。

当然干这事的还不止袁军,田楷率领的公孙瓒军队也干了,劫掠百姓,抢夺对方最后的活命粮,大量百姓成为饿浮,还有一部分死于刀下。

活民和活军之间,田楷选择了后者。

有一部分不愿意走,而有一部分则是显得很是犹豫。

他们也想跟着刘备,但自己还有家人,实在无法割舍,只能说抱歉。

“来世再报将军大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