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崇祯的奋斗!> 第9章 新土木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新土木堡?(1 / 2)

文华殿。

司礼监秉笔太监徐应元捧着刚用印的圣旨,躬身退了出去。朱由检长长吐出口气,刚松快些的筋骨又被重担压上了。他揉了揉发胀的眉心,脸上带着些疲色,眼神却依旧明亮。

蓟镇,拖不得了!但在迈出紫禁城前,坤宁宫那位,他必须得去见一面。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七,日头偏西。崇祯皇帝步子稳当,只带俩心腹小太监,穿行在深宫巷道里。自打昨天清早他用雷霆手段压服了魏忠贤,这深宫瞧着是静了,可暗流还在淌。所以他得让坤宁宫的主心骨——皇嫂张嫣稳坐中军帐。

坤宁宫正殿,肃穆依旧。张皇后一身素色常服,端庄如昔。可当朱由检迈过高门槛,目光扫过她身侧那个纤细身影时,整个人猛地钉在了原地!

那是周玉凤!

一身崭新却素净的宫装,乌发简单挽起,簪了支素玉簪,衬着张稚气未脱的脸,和上上一世的记忆里一模一样!

没错,这是他五十多年没见的、年仅十五岁的结发妻!是北京城破时,跟他一道赴死的周皇后!

上上一世,她是在天启七年十月十七,魏阉将倒未倒时才入宫受封。这一世,他熟门熟路,一天半摁下了魏阉,于是张皇后这就提前派人接她进宫了。

久别胜新婚的惊喜猛地撞上朱由检心口。他眼眶一热,一个箭步上前,在张皇后和周玉凤略带讶异的目光里,一把攥住了那双温软的小手,唤道:“玉……玉凤!你,来了?”

张皇后先是一愣,这才两天没见,就想成这样了?

随即眼里露出欣慰的笑。她温声道:“皇上与王妃这般情深,这是天家之福。如今魏逆既已受制,后宫不可久虚。依老身看,皇上该尽快迎王妃入宫,行册封大典,正位中宫才是。”

周玉凤脸颊绯红,心怦怦乱跳。

朱由检闻言,则稍稍回神,攥着的手却没松。他深吸一口气,转向张皇后,脸上恢复了帝王的凝重:“皇嫂说得是。只是……封后之事,怕得再等几日。”

张皇后和周玉凤同时一怔。张皇后敏锐问道:“皇上这话什么意思?莫非朝中又出事了?”

“不是朝堂生变,”朱由检摇头,“是蓟镇军情紧急!刚来的边报,蓟镇军卒因欠饷太久,已经哗变了!那是京师锁钥,九边重镇,一旦乱起来,后果不堪设想!朕决定了,明日就出京抚军,亲自押内帑银两,去蓟镇发饷,安定军心!”

“什么?万岁爷要亲赴蓟镇?”张皇后花容失色,周玉凤更是惊得小脸煞白,难以置信地望着朱由检。她的夫君,堂堂大明天子,竟要去那刀兵凶险的边关抚军?蓟镇在哗变啊!万一……

“皇上!万万不可!”张皇后急声,调门都变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是九五之尊,万金之体,怎能轻蹈险地?蓟镇的事,派个得力重臣,持尚方宝剑去安抚就行,何须陛下亲征?这……这太险了!”土木堡的惨痛教训,像血淋淋的影子,瞬间罩上心头。

周玉凤不敢吱声,只是眼里噙满了泪。

朱由检感受到周玉凤的惶恐,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目光转向张皇后,神情异常坚定:“皇嫂别担心。朕不是去打仗,是去发饷,安军心!朕亲自去,才显朝廷诚意,才能最快平息事态。要是派大臣,层层转达,拖拖拉拉,怕要生出更大乱子。”

他顿了顿:“至于危险……嘿,朕都安排好了。魏忠贤,会跟朕一块去!”

“魏忠贤随行?”张皇后和周玉凤又是一惊,忧色更重。

“就得让他跟着!”朱由检冷笑一声,“他留在京城,才是最大的变数!朕把他带在身边,他那些徒子徒孙在京里就不敢乱动。等朕离京,司礼监掌印徐应元、随堂太监王承恩会留守宫中,总理内廷事务。魏忠贤一走,他俩立马着手,彻底拿下东厂!这样,内廷可保无忧。外朝有内阁诸公坐镇,黄立极、李国普、施鳯来这帮人都是识时务的老狐狸,又有朕的旨意压着,翻不起浪。”

这番话条理清楚,安排周密。张皇后紧蹙的秀眉稍稍舒展,但忧色未褪:“话是这么说,终究是离开了根本之地……”

朱由检目光扫过张皇后,最终落在周玉凤写满忧虑的小脸上,压低了声:“皇嫂,玉凤,你们放心。朕这趟去,不光要平息蓟镇之乱,更要带回来一支真正上过战场、见过血,且肯为朕效死的虎狼之兵!”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砸地有声:“有了这支兵在手,等朕回京那天,便是乾坤肃清之时!到时候,朕再风风光光迎玉凤入主中宫!”

原来,崇祯亲赴蓟镇不光为解决兵变,更是要趁机牢牢抓一支属于自己的、能战敢战的武力——枪杆子里出政权啊!受组织培养教育多年的“新崇祯”,还能不明白?

有了这支力量垫底,什么魏忠贤,什么阉党余孽,全成了土鸡瓦狗!接下来收议罪银、赎罪田也才更有底气!

“皇上……圣明!”张皇后长长舒出口气,“臣妾明白了。宫里的事,皇上尽管放心。有臣妾在,有徐公公、王公公在,定保坤宁宫安宁,静候皇上凯旋!”

周玉凤虽对军政大事懵懂,但见皇嫂这般郑重支持皇帝,心里恐惧也散了大半。她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