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们见到逃跑而来的朱氏族人的时候,大为吃惊。
因为他们发现这些朱氏族人几乎个个身上带血,有些是自己身上的伤口,有些则是其他人的血液飞溅。
但值得庆幸的是,跟着逃跑出来的朱氏族人有二十多人,三名朱氏家族的代表人纷纷找到了自己的家眷,这就说明朱氏家族的核心还在。
带领、保护他们一路跑来的,正是朱氏一族里唯一一个响应陆议号召的族人朱桓,他向所有人讲述了自己知道的事情。
“孙贼大军忽然进攻我族地,我族猝不及防,被打破族地,贼军冲入族地肆意杀戮,死者甚众,我麾下护卫不多,只能保护部分族人逃离,至于剩下的族人,他们……”
朱桓说着便哽咽起来,无法继续言语。
这群朱氏族人的出现对朱氏一族来说是坏事,但也是好事,因为朱氏一族至少保全了核心部分。
可对于其余各族来说,则是天大的噩耗。
因为这就证明孙氏大军的军事行动不单单只是针对陆氏,朱氏也被针对了,说不定其他各族也被针对了!
于是他们纷纷询问朱桓还知道些什么。
朱桓擦擦眼泪,表示自己逃跑的时候发现张氏一族驻地的方向有黑烟升起,大约是出了事。
这话一出口,前来参加生日宴会的三名张氏一族代表人大为惊骇,几乎控制不住的就要往外跑,幸好被拦住,但他们还是大喊大叫着要回到族地去,直到声嘶力竭才罢休。
陆议当然不可能放他们走,现在放他们走和羊入虎口没有区别。
他又细细询问朱桓,得知朱桓之所以往这边来,就是因为知道陆氏有了准备,所以认为陆氏暂且是安全的。
这倒是没错,他赌对了。
经此一事,陆议更加确定外面危机重重,他们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境遇,十分危险,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于是他立刻要求所有陆氏一族的奴仆和佃户动员起来,按照他之前的吩咐,依托族地外围的房屋建筑构建一道新的围墙防线,挖掘陷坑,布置拒马,进行全面战备。
这些物资,陆氏一族并不缺少,因为陆议接掌家族权力之后就有意识的增置这些物资,从前不曾用过,而现在,正是使用的时候。
事已至此,陆氏一族的族人们也没有了反对的想法,只能以陆议为主心骨开始行动,紧急布置第二道防线以备不时之需。
接下来一个多时辰,孙氏大军发起了两次冲击,规模很大,势头很凶,陆氏家兵在陆议的严令之下拼死抵抗,这才勉强击退孙氏大军。
不过仅仅是一天的战斗,陆氏家兵已经折损五分之一,有四百多人战死或者受伤,折损很大,这样下去根本坚持不了几天,所以收缩防线、缩小接敌面也很有必要。
当天晚上,张氏一族幸存的十六名族人和顾氏一族幸存的二十一名族人一起来到了陆氏族地寻求庇护。
本来他们的人数更多,加一起有五十人,但是潜行的时候因为一个孩童忽然崴了脚,痛哭出声,不慎被巡逻队里的孙氏大兵们发现了。
为了确保更重要的人逃入陆氏族地得以生存,一些人主动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冲上前与孙氏巡逻大兵们缠斗。
一场乱战之后,有十三人倒在了陆氏族地之外。
所以只有三十七人成功逃入陆氏族地。
另外还有陈氏、魏氏、江氏等五个中小士族的族人前来投奔,人数也很少,最多的陈氏只有九个族人逃出来,最少的江氏只有两个孤幼之子逃了出来。
剩下来还有四个中小型士族则杳无音讯,似乎没有任何族人能够逃出。
到此为止,众士族基本确定他们被一锅端了,不知缘由、没有理由的被一锅端了。
他们心中的悲哀与愤慨一齐喷发出来,当晚就气死了三个人,又有两个人在绝望之中拔刀自刎。
在如此境况之下,陆议一边亲自带领众人赶工,一边安排了陆氏一族的族人陆远以及两名很有武力的家兵离开族地,前往丹阳郡向刘基求援。
他们目标小,且熟悉道路,陆议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了他们,希望他们可以尽快完成使命,拯救族人的性命于水火之中。
但是陆远有些迟疑。
“如果刘基不愿来,又当如何?”
陆议沉默了一会儿,抿了抿嘴唇。
“可以吾族族产的一半换取他的出兵援助。”
“一半?!”
陆远大为吃惊:“吾族族产是祖辈百年来辛勤积攒所得,直接送出去一半,这……这当如何与祖辈交代?”
陆议摇了摇头。
“若吾等皆死于此,族产又有什么意义?”
陆远顿时无话可说。
之后,陆议大概是觉得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于是把各族代表人喊到了一起,与他们做了一番商议。
“族产固然重要,但如果吾等皆死于此,族产又有什么意义?只要刘基愿来相助,拯救吾等性命,一半族产难道不值得吗?”
或许是当下的局面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或许是对于孙策彻骨的痛恨,各族代表人也没有多少犹豫,纷纷表示愿意以族产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