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他们就坐上了上山的齿轮火车。车厢里人不多。窗外的景色逐渐从点缀着木质小屋的雪原,变为覆盖着厚厚冰棱的冷杉林,最后是被阳光染成金粉色的雪坡。
戈尔内格拉特观景台比山下冷得多,沈疏桐穿着厚厚的防寒服,鼻子冻得有点红。她拿起手机拍照,镜头一会儿对着雪山,一会儿又转向脚下的小镇。
傅景川站在她旁边,看着她越来越靠近护栏时,伸手轻轻拉住了她外套的后兜帽。
“小心点。”
沈疏桐回头冲他笑了笑,顺势把手机塞到他手里:“帮我拍一张,要把整个山峰都拍进去。”
沈疏桐微笑着靠在栏杆上,背后是泛着金光的马特洪峰。
傅景川认真找好角度,按下快门。拍完低头检查了一下刚拍的照片,才手机递还给她。
“拍得怎么样?”沈疏桐一边问一边查看,照片构图很正,光线也好,把她和背后的雪山都拍得很清楚。“不错嘛,很有天赋哦。”
傅景川笑了笑,从自己外套口袋里拿出保温杯,拧开递给她。里面是出发前在酒店接的热巧克力,还冒着热气。
沈疏桐接过来喝了一大口,感觉整个人都暖和了不少。“你要不要?”
傅景川摇摇头,示意她喝就行。
他们在观景台待了将近一小时,看阳光如何一点点爬过雪坡,改变整个山峰的颜色。之后坐火车下山,回到小镇租借雪具的商店。
傅景川对滑雪很熟练。他换好雪具,稍微适应了一下,就能轻松地在中级道上滑出流畅的曲线。
沈疏桐会滑,但没那么熟练。她更多的是在平缓的区域练习转弯和刹车。傅景川陪着她滑了几趟,偶尔在她快要失去平衡时滑到她身侧,伸出手臂让她扶一下,或者简单地提示一句:“重心再往前一点。”
中午,他们在雪场半山腰的露天餐厅吃饭。两人都要了简单的意面和热汤。沈疏桐饿坏了,吃得很快。傅景川笑着把自己盘子里的肉丸拨了一半给她。
“下午试试那边蓝色的道?”傅景川指了指另一条更开阔、坡度也更缓的雪道。
“好啊,”沈疏桐嘴里还吃着面条,含糊地点头,“那条看起来没那么吓人。”
下午的阳光变得有些刺眼,沈疏桐戴着雪镜,跟在傅景川后面,小心地控制着速度。有一次她转弯时没控制好,直接坐倒在了雪地里,雪板翘了起来。
傅景川立刻滑回来,停在她身边,伸手拉她。“没事吧?”
“没事,”沈疏桐借着他的力气站起来,拍掉身上的雪,“就是没转过去。”
傅景川帮她检查了一下雪板固定器,确认没问题。“跟着我的轨迹。”他说,然后开始在她前面滑,刻意放慢了速度,留下清晰连续的S形痕迹。
沈疏桐跟着那些痕迹,感觉省力了不少。他们一口气滑到了山脚下,中途都没停。
傍晚时分,他们还了雪具,沿着小镇的主街慢慢往回走。靴子踩在压实了的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路边橱窗里亮着温暖的灯光,展示着各种手表、巧克力和手工工艺品。
经过一家巧克力店时,傅景川拉住她。“等一下。”
他推门进去,过了一会儿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小纸袋,递给沈疏桐。里面是几块手工巧克力,形状像小小的雪山。
沈疏桐拿出一块放进嘴里。“好吃。”她又拿了一块,直接递到傅景川嘴边。
傅景川低头吃了。两人就站在街边,分完了那几块巧克力。
回酒店的路上,经过一家小超市,沈疏桐又拉着傅景川进去,买了一些本地啤酒和零食。
酒店房间的暖气依然很足。他们先后冲了热水澡。傅景川先洗完,坐在靠窗的椅子上处理了几封工作邮件。等沈疏桐擦着头发从浴室出来时,他已经关掉了电脑。
窗外天色已经彻底黑透,只有零星几处灯光闪烁。
沈疏桐打开一罐啤酒,盘腿坐在床边地毯上。傅景川也拿了一罐,在她旁边坐下。
“比在学校舒服多了,”沈疏桐喝了一口啤酒,感叹道,“不用想着代码还没跑完,报告还没写。”
“嗯。”傅景川表示同意。他平时不是喜欢闲下来的人,但此刻这种无所事事的放松感并不坏。
沈疏桐往后一仰,靠在床沿上,看着天花板。“说起来,马上就要毕业了。你有什么具体打算?之前听你说过,有几个硅谷的offer。”
傅景川转着手里的啤酒罐。“之前是考虑过留在美国。那边几个实验室和项目的条件确实不错。”
“现在呢?”沈疏桐侧过头看他,“改变想法了?”
傅景川沉默了几秒:“你毕业后肯定要回国的。沈氏集团需要你。”
沈疏桐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地把她的计划纳入他的考虑范围。她放下啤酒罐,坐直了些:“所以呢?你是因为我要回去,才觉得有必要回国?”
“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傅景川看向她,语气认真,“异地不是理想选择。而且,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速度很快,机会也不少。”
沈疏桐看着他,忽然笑了起来:“那你回国之后有什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