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刑事侦查心理学> 第37章 犯罪动机、目的的分析(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犯罪动机、目的的分析(1)(1 / 3)

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推动人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发生和进行的。

目的是人行为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目的与动机和行为,有时是一致的,是可以直接觉察和发现的;有时则可能不一致,难以直接觉察。

犯罪动机、目的的分析是确定案件性质及侦查方向、范围的关键。然而,侦查实践中,由于犯罪动机类型的多样性,犯罪动机产生、形成因素的复杂性,犯罪动机形成到付诸于行为过程的不确定性,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存在的不一致性,犯罪动机的隐蔽性等问题,对犯罪动机与目的的分析,常常存在较多的困难。下面就犯罪动机、目的的有关问题予以介绍分析,以为分析犯罪动机与目的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影响犯罪动机产生形成的因素

影响犯罪动机产生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同时,犯罪动机的产生形成,有时不仅仅是一种因素所导致,可能是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单一因素导致犯罪动机产生形成的特点

就单一因素导致犯罪动机的产生形成而言,犯罪人的各种需要,犯罪人的挫折情境等,都可能导致其犯罪动机的产生形成。但一般情况下,由于犯罪行为的社会惩罚性,犯罪动机的形成,不像一般行为的动机形成那样简单、容易,尤其是将其付诸犯罪行为的动机,需要较大强度因素的作用(包括各种刺激的强度),特别是重特大恶性案件的犯罪动机,更是这样。从而表现出犯罪动机与影响其产生形成的因素具有因果对应性、一致性的规律。

(二)个性品质及其特点对犯罪动机产生、形成的影响

犯罪人的个性品质及其特点,在犯罪动机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那些犯罪已成习惯和头脑简单幼稚、胆大妄为、容易冲动的人而言,有时并不具有相应强度的因素,仅仅因为简单的犯罪需要或因为鸡毛小事,甚至荒诞不经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犯罪动机的产生形成,并会将其付诸行动。如下例:

八月的西北古城兰州,渐起的秋风缓缓地淡化着炎热的暑气,品种繁多的瓜果,冲塞着大街小巷.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一遍又一遍品尝着“塞上瓜果城”的美味。

就在人们行走在这个美好收获季节的时候,从兰州的工业城西固区爆出一条骇人听闻的恶讯:三个正处在花样年华的年轻人,仅仅为了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去干“大事”,便残忍地拿杀人去练胆。一个花季少女,一个跟他们平日里称哥道妹的青春女孩,竟成了这三个歹毒恶徒刀下的冤魂,利爪下的羊羔,落得一个被屠杀分尸的悲惨厄运。

8月26日23时许,一辆夜行的出租车在西固兰化公司一家属楼附近,拉上了两名提着一个沉重白色编制袋的男青年,行至兰化一中学大门北侧下车。

这里地处偏僻,临近黄河,正是暑假之间,晚间行人甚少,更何况在此午夜时分,真正是正常人避之唯恐不及之处。在这个时候提物抱袋,打车来这鬼地方的,不是脑子进水了,就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这名警惕性甚高的出租车司机,常年奔走在城市的街头,接触三教九流,观颜察物的本事自然高出常人一筹。再看到这两名乘客神色慌张,所提着的编织袋下滴哒着可疑的液体,越发感觉到情形的不对:这里头弄不好就隐藏着一桩可怕的事件。

心下一机灵的出租车司机,想着这事的时候,车头一转,脚下一使劲油门猛踩,午夜那特显宽敞的马路,这辆桑塔纳出租车,如同飞起来一般赶往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西固城派出所报警。

26日晚上在西固城派出所带班的副所长赵增钢,是一位极负责任的基层领导,接到这名突然闯进派出所的哥的报案,并没有感到什么突兀。多年的基层派出所经验告诉他:在当今这个社会上,什么刑事案件都可能发生在眼下的午夜时分。责任和警觉告诉他的经验是:宁信其有,也就不会因自己的懒散、迟钝和麻痹大意,贻误战机,使得犯罪分子从自己手中脱逃,甚至因此制造新的大案,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那可就是自己真正的失职,便会留下洗刷不掉的耻辱和良心的折磨。

仅听了这位的哥的几句叙述,马上紧张起来的赵增钢,招呼上民警跳上车,风驰电掣一般驶向可疑事发现场。

原路搜寻过去,那两个家伙踪影全无,虽觉紧张的出租车司机,在熟悉此处地形地貌的赵增钢的鼓励下,迁回到另一条路上,也是唯一的一条回兰化公司家属楼的道路,这来去最多花费的时间不到三十分钟,那两个男青年抛掉塑料袋的那所中学大门的侧面,是一条长满杂草的排洪沟,平日里就是一条臭水沟,排着污臭不堪的生活、工业废水。没有路灯,漆黑一片,出租车司机一般是不会停驻此处侯客的。那两个家伙抛掉塑料袋之后,没有车,只能靠步行出来,根据我们来去时间的推算,绝对是不会走出太远的。

当他们那辆绿色的出租车迁回行驶到清水桥附近,果然迎面发现了那两名搭乘出租车的男青年正在慌忙赶路,为了不惊动那两个自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