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打造圣地> 第二章 山村往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山村往事(1 / 2)

从灵州县城到约定好要见面的那个镇子有二十多公里,乔白坐着小巴车摇摇晃晃近两个小时才到。在集上找着村儿里的支书兼村长何水柱,陪着他逛集买了些东西,然后又在路边儿吃了两碗羊肉泡馍后才坐着驴车往村儿里赶。

乔白从县里到大柳树镇有二十多公里,坐小巴车得近两个小时。可从大柳树镇回老家山村儿却还有三十多公里,这三十多公里还都是坑坑洼洼的山路,还只能坐驴车。

乔白的老家是灵州县西北方向最偏远的一个山村,正处于三省交界的茫茫大山深处。想进山只有一条路,靠近出山口的路虽然难走但还算安全,再往里的话就危险了。中间有一段两三公里长的险路,那段路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上百米的深沟。沟底有小溪潺潺,两边全是怪石嶙峋。虽然风景极佳,可谁要不小心从路上摔下去绝对会落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下午六点来钟,驴车刚刚驶过最危险的那段叉子沟,乔白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后对赶着驴车的何水柱说道:“柱子叔,我记得小时候来的时候这路挺宽的啊,现在这么这么窄?那段儿路也太危险了,要是俩驴车对头走的话想错车都难。”

何水柱五十出头,是个黝黑干瘦的地道山里汉子。常年的山间劳作和生活压力让他看上去要比城里人显得老的多,不光眼角,就连脸颊上都爬满了皱纹。

听了乔白的话何水柱抽口旱烟咧嘴笑道:“这路几十年了都是这么宽,你小时候觉得路宽是因为你人太小,人小了看啥都大。”

乔白闻言愣了愣,随即笑道:“也是,小时候人小看啥都大,等长大了看啥都小了。柱子叔,咱这都走一下午了,啥时候能到家啊?”

过了最危险的那段路,何水柱也放松了,放开驴子的缰绳让它自己走,人却转过身对乔白笑道:“咋了?心急了?嘿嘿!你这大学生文化高,你不知道毛主席写的那首诗噢?山高路远坑深,牛车驴车难奔,何日抓来天马,扬鞭奋蹄回家。哈哈!”

乔白看着何水柱那得意模样顿时被雷出一头黑线,这伟人赞扬彭大将军的诗不知道被哪个家伙给歪成这样了。

还别说,歪归歪,意境倒是挺贴切的。

乔白对这诗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得讪讪的干笑了两声。

何水柱见乔白吃瘪,一张黝黑的脸庞更得意了,吧嗒吧嗒抽了两口旱烟笑道:“你别看咱村现在又偏又穷,搁以前咱村可是好地方。老辈子的时候外面闹饥荒,那会儿到处都有饿死人的,可就咱村没事儿。老辈子的人都唱‘大山小山连成片,天湖地湖串成串,天飞地走水中游,春夏秋冬全有肉。’哈哈!那会儿外面到处都饿死人,咱村就没事儿,有山有水的,想吃鱼吃鱼,想吃肉吃肉。那会儿十里八乡的拼命都想落户到咱村,就是因为咱村有吃的,而且还吃的好。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只要给吃的就跟你过。嘿嘿”

何水柱讲起老黄历就忍不住的得意,可笑着笑着就不笑了,深深的吸了口烟后闷声道:“哎,不说了,那都是老辈子的事儿了。社会变了,这会儿光有吃的白搭,现在干啥都得要钱。不光要有钱,还得有文化。小白啊,怎么说你都是咱村儿的人,咱村儿就出了你一个大学生,你可不能忘了村儿里啊!回村儿里的到处看看,出点儿主意让咱村儿也发家致富。咱村儿穷啊!老辈子的时候咱村有二百多户,可现在连二十户都没了。前些年国家弄保护区,弄到最后咱村也没被保护了,村儿里一大半人都迁出去了。现在村里就剩百十号人,一家比一家穷,那些半大小子找个媳妇儿都找不着,全都跑外地给人家打工挣钱去了。你学问高见识广,咱村的老老少少可都指望你带着大伙儿挣钱呢!”

看着何水柱那满含期待的目光,乔白忍不住一阵阵头大。

外面的花花世界是好,那些灯红酒绿、那些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可那些都跟自己没关系啊!自己就一没本事的土鳖穷D丝,是被花花世界的山大压力给逼的躲回来的家伙,哪有能耐带着村儿里人发家致富啊!

苦涩的咧了咧嘴,乔白干笑道:“好的,好的,我要是发财了肯定忘不了村儿里。”

嘴上敷衍着,乔白心里却苦笑道:“乡亲们呐,发家致富就别指望我了,我这是来陪你们一块儿当苦逼来了。”

驴车一路兜兜转转,在太阳西斜的时候终于到了村儿里。

乔白老家的山村叫石人寨。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叫这名了,而且从古至民国都是附近闻名的山贼窝。虽说山贼们换了一茬又一茬,可这名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石人寨最后一波山贼头头儿们在民国十年被集体砍了头,剩下那些小喽啰们就全都洗心革面当了良民,现在的村民也就是当初那些小喽啰们的后代。

老村址在易守难攻的天湖边儿上,近代却搬到了相对靠外的地湖边儿上。

村址的小坝子是个二三百亩大小的小平地,坝子东南北都是山,西边是湖,湖边又是山。

九十年代的时候国家要建自然保护区,当时给的政策就是把村子迁出去,然后在新址分给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