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随从就要将那差点撞倒陶谦之人痛打几顿,不料他那人却一个反手,将那随从擒住,另一人见同伴失利,二话不说,举起拳头上前便打。那人一手擒住一人,一手去战打来之人,只一下便将另一人捉住。只见那人两只手擒住两人,口中笑道:“要不是今天有事,必叫你们两人三月下不了床。街上相斗,早有人报与巡逻士兵,士兵整队赶来,将陶谦四人围了起来,大叫:“什么人再次造事。”却一见那擒住陶谦二位随从的人,连忙拱手道:“不知都尉再次办案,还望恕罪。”那人不是李腾还能有谁。这李腾平时也不是鲁莽之人,只因有人来报说徐州刺史陶谦领兵路过山阳城,黄县令差其将陶谦请来,宴请一下。李腾见天色已晚,恐怕城门关闭。那城门如若关闭,必须要黄县令手令才能打开。李腾怕麻烦,因此快步向前,想趁城门未关之时,将陶谦请来,却一时不慎,在这里差点将陶谦撞到,也是巧了。
李腾依旧压住那两人,对那兵士道:“这里无事,你们巡逻去吧。”那兵士告了一声,便带着队伍走开了。陶谦李腾甚是威猛,只两下便将两个随从擒住,上前一步,拱手道:“老夫陶谦,字恭祖,乃徐州刺史,因闲来无事,来到山阳城中闲逛,不想冒犯了壮士,还望放了他们吧。老朽在这给你陪个不是。”李腾一听眼前这老丈自称陶谦,乃是徐州刺史,不正是自己要请的人吗?连忙放开两人,跪倒在地道:“我乃山阳城中都尉,姓李名腾字云飞,因奉黄县令之名去城外请刺史大人前来一叙,不想在这里冒犯了刺史大人,和另外两位大人,还望大人们恕罪。”陶谦见李腾乃是黄县令的人,又听得李腾自报了姓名和字号,说道:“你就是带兵扫平九里山贼匪的李腾,李云飞?”李腾道:“正是小人。”陶谦大喜道:“都尉快快请起,都尉平了那九里山之害,还了山阳,丰,小沛三地安宁,功劳甚大,谦早想接见,但苦于没有机会,想不到今天在这里遇上了都尉,真是相见恨晚矣。”李腾道:“刺史大人过奖了。”李腾便给陶谦的两名随从赔了不是,着一人赶回军营,小人流寇,仔细防御。今夜黄县令宴请,明天一早便再回去。那人自去军营报信,其余三人人便往黄县令府衙一路有说有笑的去了。
来到宴席,陶谦和黄县令自是坐了上位,其余人等尽皆下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陶谦便说起城中和李腾相遇的那段因果,黄县令听后,哈哈大笑道:“刺史大人和云飞竟是那样相遇,况且从我表彰云飞功绩之后,刺史大人给予的回信中,对云飞甚是喜爱,不如将云飞收入帐下,听后调遣。”陶谦道:“云飞乃当世虎将,我自愿意将其收入我的帐下,只是不知道云飞是否愿意。”李腾起身跪倒在地道:“刺史大人的厚恩,云飞心领了,但是黄大人对我礼待有佳,有知遇之恩,今番让我舍黄大人而去,云飞自是于心不忍。还望刺史大人见谅云飞的苦衷。”陶谦道:“锲而不舍乃是义,云飞真丈夫也。让老夫佩服,我敬都尉一杯。”李腾慌忙爬起,端起酒杯,道:“岂敢,岂敢。”便将那杯酒一饮而尽。然后坐于下面。自不说话。陶谦道:“陛下幼小,董卓无道,残害百姓,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如同水火。不知什么时候,天下子民才能像这山阳城中居民一样安居乐业。”黄大人道:“此番刺史大人连同十八镇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势必能还天下子民一个太平盛世。”陶谦道:“但愿如此。”黄大人举起酒杯,道:“来,我们大家共饮此杯,希望刺史大人连同其他诸侯旗开得胜,斩董卓等一干无道之臣,还我大汉一个太平盛世。”底下众人齐声道:“还我大汉一个太平盛世。”一起喝了那杯请愿酒。众人又喝了一阵,李腾只听见黄县令呼唤自己,连忙来到旁边,黄县令道:“董卓无道,废长立幼,不合天意。我想让都尉此行和刺史大人一同前去,为国家效力,斩了董卓一干人等,在归还山阳城,你看如何?”李腾拜倒而谢。陶谦笑道:“我得云飞助之,此番定能成功。”众人又吃喝了一阵。黄县令便送陶谦去休息,李腾自去住处,整理换洗衣物,财帛细软。准备第二天随陶谦一起西征董卓。告知孙明赵奇好好守城。
第二天一大早,李腾便早早起来,拿了衣服细软,提了雷龙锤。于府衙门前候着,等陶谦出来之后,便随陶谦一起军营。陶谦便将李腾一一介绍给众将士,尤其是当众将士看到李腾手中之雷龙锤时,莫不目瞪口呆,赞李腾道:“真乃天神下凡也。”黄县令也一直等到大军拔营起寨,才和李腾挥泪告别。大军远去之后,才带了随从回去了。
陶谦大军行至虎牢关前,安下营寨,只见有人来报道:“有书信来报。”陶谦接过打开一看,原来是曹操曹孟德写来,要他前去袁绍营寨商议进兵之策。陶谦让那小卒先行回去,自己随后就到。便招来文武官员,安排好一切,便带了几人往袁绍营寨去了。
曹操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共商进兵之策。商量完毕,因袁绍家族威望颇深,拜袁绍为盟主,商定第二日歃血为盟。到了第二日,筑的三层高台,编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众诸侯请袁绍登台告天,袁绍整衣佩剑,面容严肃自往台上去了。焚香拜倒。念了檄文,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