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郎中再次跪倒。讀蕶蕶尐說網口中不停念着:“该死。属下该死。”
曹智苦笑一声。让老郎中起來。这委实也怪不得他。东汉时代的医学还很不发达。他也是照着常规方法做。但却碰到何静湘如此棘手的病情。
曹智不太懂医学。在现代警校也只学过一些简单的急救课程。却也猜得出何静湘十有**身上有着炎症。在现代有滴溜将提炼的消炎药物直接注入血液。尚且要医治良久。在古代一些现代人看着不起眼地毛病要人性命实是再正常不过。
他忽地想到大乔说过自己会点医术。不知道她可有甚么法子治好何静湘。但现在天还刚刚亮。去惊动她委实不好。并且也不知道她的医术如何。
可是病情不等人。何静湘能撑到几时殊未可知。曹智又不禁锁着双眉摇了摇头。看着何静湘受病痛的折磨。着实让他心下难受。
过了半晌。他才心有所动。对王平道:“去。请陆县令來。我有事相询”。
陆县令请了客人上门。客人倒反客为主。他想见一面还得容人相请。等人通报。真是岂有此理。但这位陆康的侄子倒是个豁达之人。天蒙蒙亮就被王平从暖被窝里拉了出來。虽有些微词。但当听闻曹都尉的夫人病情严重了。他二话不说赶紧到了孙家正院后厅见到了曹智、李儒等人。
曹智也不顾范文礼节。见着陆县令劈头就问道:“陆县令。本地可有什么出色的郎中。医术高明些的么。”
陆县令想了想捻须道:“曹大人。本地是个小县。倒沒什么名医。本官生了病。也是从皖城延请名医來诊治的。曹大人带來的那两位。就是皖城有名的郎中。本地么。倒是有一位姓高地巫医。据说有些邪门的法子。其实都是些民间偏方。有沒有效的不好说。本官沒请他治过病。不过听本地父老讲。有些病治來倒是手到病除”。
民间巫医。民间医术不科学不管用的糟粕不少。但是也却有许多自古流传不载于正规医术地药方。有时蒙对了病症。确有奇效。而皖城随军跟來的那两位郎中的方子不见效。一方面可能医术确有问題。另外曹智也晓得和何静湘的身份有关。
他们原就知道这何静湘是曹智在陆府看中的歌伎。如今一路行來。除了瞎子。人人知道围着她跑前跑后小心侍候的曹智自己都说这是他失散多年的妻子。
此行最高长官这么说了。谁敢不信。况且人人都看得出曹智对何静湘体贴周到。曹智对她尚且如此态度。谁还敢小觑了她。作随军郎中地同样深谙为官之道。他们给这些重要人物看病。反而不敢大胆诊治。认真用药。生怕用些药物起了反效果自已要因之落罪。所以弄些不痛不痒的药物糊弄人。这些病人死了也是天命到了。和他们沒关系。
曹智也知道其中一些关节。如今正是急病乱投医。不如请那巫医來诊治。他是用偏方也好。跳大神也罢。哪怕能缓解何静湘的病情。也好过这么病情反复。日日苦捱。
想到这里。曹智一展眉。对陆县令说道:“陆县令。我要亲自去拜望一下这位巫医。如果真有点门道。就请他回來试试”。
陆县令等人现在也是全无主意。听了曹智话语。陆县令急忙点头道:“那就事不宜迟。咱们快去。莫要耽搁了。”
曹智对陆县令道:“此地本官不熟。请县令派府上管家带路。我去探探这位马巫医。”
百姓口称的马神医不住宜春县城内。而在县城不远的一个小镇。扬州州府官员來到宜春的消息已经传遍小小的宜春县城。但是这里仍是一片宁静。消息还沒有传过來。
曹智和王平带了几名亲卫都换了便装。分成前后两拨驰往小镇。曹智顾藏身份。他这也是心思缜密之处。如果大张旗鼓地赶去接巫医。被人知道他是为了一个女子。还声称是他妻子。势必有人会注意到此事。这里离历阳已经不远了。故此曹智不欲张扬。自带了王平等六七名亲兵人人佩刀。袖藏筒弩。在陆县令管家陪同下进了小镇。
有些本事的郎中、巫医不管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吃得开的行业。这位高神医虽是走的偏门。不在医制正规行列之内。但是在宜春一带甚有名声。所以家里置办的十分阔绰。在小镇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
曹智到了高府门都。先行赶到的亲卫们已下马四下散开。守住了路口、房门、院落四方。陆县令的管家虽认得这地方。可是也不曾登门见过这位高神医。当下与曹智等人一起进了院子。
青砖黑瓦的四合院建筑。进门居然有个小小的照壁。中间镂空了。饰以金玉满堂、鱼跃龙门和大福字的图案。
管家哈着腰带着曹智绕过照壁。还是不见人來接待。却听见正厅中有“咚咚”的鼓声。那鼓声松一阵紧一阵。带着股子诡异。十分扣人心弦。曹智听那鼓声十分熟悉。分明便是后世饱受鞭挞的‘跳大神’的鼓声。曹智一听。信心顿丧。马上打起了退堂鼓。对这位巫医高大神再无半点热忱。
可是已经到了这里。也不好转身便走。曹智硬着头皮和管家进了大厅。才见一个小厮打扮的童子大刺刺地迎上前來。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