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已身在屋顶,而在小院的墙外,站满了许多目瞪口呆的百姓。
身为都城百姓,自然见过许多惊世骇俗大场面,各方诸侯的到来最是震慑人心。当然还有五百年一次的阅兵,若是有幸见到,将会成为一辈子炫耀的资本。
就是这么一群见多识广,今时今日,却被一个闭着眼睛整个午后不知所云的青年吸引,然后被惊得说不出话来。
即便生活积累不下阅历,也能看出青年举动透着怪异中,隐藏极深的韵味。韵味浑然天成,就像人们看到晚霞自然而然觉得美丽会被吸引,走过的人们,当他们抬起头,就注定会停下,吸引着。
所以宇凡睁开眼平静的目视前方,发现外界人头涌动,许多人还沉浸其中时,有些诧异。这种诧异很清晰从眼神表露,然后被迅速地收敛。他有些恼火,过大的动静,必然引起某些人的窥视,那卷书,便不可能在今日翻看。
即便首页空白,但他仍是坚持着要看。在他想来,白泽便是圣兽,圣兽又岂会诓他?
想到此,脑海不由浮现那洁白身影,以及最后的毅然决然。
随之牵连,便是另三大圣兽,最后的战役太过惨烈,死伤无数,连自己都顾及不了,哪里有闲情看圣兽了。
就连三神物,据说也在无数岁月后的今天,有了严重损伤。所以才会牵连出之后许多事来,其中利益的再分配,王侯将相死后由谁顶替位置与领地。以及,如何对外召盟友,以何种何种巩固友好关系。
牵扯越多,即意味牺牲越多,然个人牺牲对他们来说就像时间下的尘埃,甚至一个眨眼就会遗忘。
吐出一口胡思乱想而郁结,所产生的浊气,宇凡回到房间。他的身体很强韧,从这次战役可以看出,甚至已然广为流传。恢复得很快,体内的每一寸血肉具透着生机。
因为受伤,生死一线间的徘徊,以及无数复杂而巧妙的机缘,宇凡平静越过卧佛,推开大门,迈向了新的天地。
这天地如今便在他的神念之下具象。
神念下的宇凡表现得很纳闷,甚至有些不解。在过去的书籍中,七门境应当一门一重天,推开便是崭新世界。
因他此境界修的是佛教无上经典,因此更改显得非凡,怎么就,这么穷酸。
穷酸二字很贴切,并不宽广的世界,唯一的景物即是那道门。门前依旧有一尊佛。
此佛节着个说法印,身穿比丘三衣,祥和透着威严,不容亵渎与侵犯。宇凡眯眼,通读各类书籍,不论道藏或佛教经典,他都知晓许多。这源自于从小生活环境下的渴望,渴望知识。这些年他贪婪地吸收着知识,通读了道藏与佛学,知晓许多,沉淀许多。
从记忆中翻阅,便会发现,此佛与金刚不坏佛最是贴近。但就如同之前那尊卧佛,总有些怪异的不同,好像特意为之,让人心里难受。
宇凡不会质疑自己是否修行有误,也不会猜测禅心当初是否别有用心,他只是单纯的好奇,以及猜测。这个世界有佛,却隐世不出,即便是这样一场关乎盛大的战役,也不见有一个光头和尚走出来,哪怕念念经,做做法,超超度。
对于佛教宇凡说不上好坏,自然评论不得,对于眼前的金刚不坏佛,却有了新的想法。
“顶礼此佛可消除十一万大劫罪障。”
这是关于金刚不坏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评论,也是宇凡现在所说。他当然不会顶礼,他不信佛,事实上他从未有过信仰,不论道教或佛学,以他的目光,一个宗教罢了。
随后的日子里,宇凡坚定的在房间中度过。以恒古临走时的物品数量来看,足够支撑他很长一段时间的挥霍。
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敏锐的感官,察觉到了周遭环境的异样。热闹还是那么热闹,该过的过,但空气中总有了那么一丝耐人寻味。只有极少数人察觉到,却默不作声,不知是默认,又或者准备以旁观者的姿态等待事态进一步发展。
比拼耐心,或许修士之间真的很难有个胜负。
就在此后过去一月,某一天,天际线处突然闪过一道流光。与此同时自皇宫金銮殿之顶,升起一道长虹,长虹速度快得就好像真的在燃烧,与那流光接壤,将它在众人还未看清时引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