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青春的旅行> 第124章 地震(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地震(1)(1 / 1)

不得不提到一段比较繁琐的事,在与杨明可相恋期间,《地震》诞生了。

现实的丑陋总是显得强横而有理。比方说你去医院看病,人家会先要你缴费,然后才有接下来的望闻问切,你不是没办法了吗?难不成你会说法律支持先看病,看病的费用可以缓一缓或者不必交了,“病人”最大?华佗再世也得吃饭吧,你不给钱给人家,人家么活呢?作为掌控人们是生还是死的医生(也可以称之为活阎王),你总不能让人家不高兴吧,于是你就会想方设法让人家高兴,有求于人嘛,自己又不能通神达鬼,而人家只需一个“小失误”,就可以要去你的小命。于是你会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来宽慰自己,更可以用一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来鼓舞自己。

人性的丑陋,更显得屈于强势。中国人有句古话: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于是小民怕有钱有势的人,有钱有势的人怕武功高强的杀手,而武功高强的杀手却怕一群不要命的抱成团的小民。因为不要命,所以可以无计不施,于是有了百般智慧;可以成为“反贼”,更别说无赖了;可以不顾后果,即使失败,也曾辉煌,也就不会在意后来的正史家们的辱骂,于是也可以烧毁以前正史家们的“汗血之作”,以期能震慑住以后的正史家。这时,不要命的小民变得强横了,于是小民不再抱成团,小民也就不是小民了,而成为了武功高强的杀手。小民又会由其他人来做,周而复返,无有休止。中国的大历史或许也就有了“不灭的神话”,一群曾经的小民也就有了与外人打交道的资本,呵,瞧我,伟大的人。

人性的丑陋更多的来自于自私。有个哲理故事里说的:二人分一西瓜,用刀切两半,切瓜者后选,或许是上天知道另一人一定会选多的(或者少的),为了公平,上天定下了这种规则。但我们都知道,这个星球没有上天,我们更不能愚蠢的“教日月换新天”,于是有了国法。但国法又不能说话,谁知道国法是不是自私的产物呢?况且国法也是人制定的,而我们(包括一切可以被称为或者自称为人的人)现在谁也不必也不能否认自己是自私的人。那不如这样,按照切瓜的原理,由最底层的小民去制定国法,并由武功高强的杀手(别叫杀手了吧,叫什么呢?执法者?)去执行,这样,小民们便不敢把国法制定的有偏有倚了,武功高强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了。最后,也就没了小民,没了武功高强的人,都成为了小民,或者说都成为了武功高强的人,那个社会也就不会有谁会怕谁了。

丑陋的人终究是存在的。我们不必期待太远,也不必悲观。没心没肺的人是幸福的,至少不会丑陋,或许只有丑陋的人会觉得没心没肺的人丑陋,没心没肺的人是有的。有修养的人驾驭自己的能力是强大的,心是能常常平静下来的。为所欲为的人是丑陋的,他们没有信仰,只知纵欲。我们的信仰呢?有虔诚信仰的人我们常常能从宗教徒中发现,很多宗教都是认为人是有罪的。罪恶来自于欲望、邪念,人的基本欲望,来自于食、色,在你饥饿难忍时,远方的充饥之糟糠也能引领你前行,直到把那糟糠捧在手里,是不是该先做一次祈祷呢?吃饱之后,走来一个摔伤的年轻又漂亮的女孩,作为一个男子,是不是想去搀扶一下呢?与自己暗恋已久的女孩告别,是不是会想以普通朋友的方式去“央求”对方给自己一个拥抱呢?满足了食、色二欲之后,又会滋生利欲、名欲等,这些都是食色二欲的“后代”,食欲、色欲是欲望之父母,既为父母,我们怎么能断绝与他们的关系呢,那就把食色二欲当作我们的主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