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村色无边> 第九十一章 市场经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 市场经济(1 / 2)

“好了,跟你谈了这么多,我的心情好多了,再带我去四处转转。”

两人在兔舍里聊了大半个钟头,在外面等着的几个人都开始有些着急起来,尤其是从家里赶回来的陈明胜,脸上说不出的激动。

王秀芬和一旁站着的张玲低语了几句,然后对白佳凡说:“走,去你们宏兴合作社。”

也没等白佳凡带路,张玲早已经乖巧的挽着王秀芬的胳膊。

“王阿姨,我带你去。”

宏兴合作社现在已经有100个社员在帮工,按照白佳凡的意思,现在大环境还没形成,没有必要把摊子铺的这么大,等到改革形势稳固之后,再逐步壮大合作社规模。

徐永明大概是在肉联厂呆的有些郁闷,恨不得一天时间,就把合作社搞成全省最大的企业,让肉联厂里的那些头头看看自己的能耐。

王秀芬走到院子里的时候,四辆平板车已经满满当当的装好了鸡蛋,就等着往码头赶去。

王秀芬抓起框里的一个鸡蛋,问白佳凡:“这就是宏兴鸡蛋吧?”

“嗯,这是二等的,个头比较偏小。”

宏兴鸡蛋经过省报一宣传,在省城里大卖,几个大型商场,每天都追着张德彪要拿货,张德彪早已经收到徐永明的指令,所有鸡蛋限量销售,让那些找他的人都扫兴而归。

“省城里卖鸡蛋的人不少,但自从你们宏兴鸡蛋打进市场之后,他们的销量骤减,很多县里农业局的领导,电话都打到我那里去了,说我对你们宏兴合作社偏心,给你们做了专题报道。”

白佳凡一个劲的点头感谢着,说实话,这次省报报道了之后,给全省带来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有些有底子的生产队已经开始成立合作社。

解放思想,抱团才能谋发展,这是省报上开篇的第一句话。

老百姓穷了太久,谁都想发家致富,但是苦于没有门路,现在有一个机会能共同富裕,社员们当然积极参与。

各种形式的合作社遍地开花,有蔬菜合作社,蚕桑合作社……虽然有些合作社名不副实,但大多数的合作社都挣到了钱。

王秀芬忽然扔出一句话,把白佳凡的思绪拉了回来。

“佳凡,你有没有想过,让社员们入股你的合作社?”

白佳凡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说:“以前想过,后来觉得还有些不成熟,就没有考虑过了。”

“我倒是觉得你可以试一试,把合作社的资产细分一下,让社员入股,年底参与分红。”

既然王秀芬提到这个话题,白佳凡索性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出来:“王副厅长,是这样的,我打算把长毛兔养殖场单独分离出来,让社员们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入股。”

“想法不错,但是那些没有经济实力的,你打算怎么做?”

“土地入股。”

“土地入股,这个名词倒是很新奇,你倒是说说看,是怎么样一个土地入股的方式?”

白佳凡说到这里,兴趣上来了,也顾不上眼前这位是农业厅的副厅长,一只脚踩在板车上,说:“现在土地已经承包到户,我想把社员们的土地整合起来,做经济作物种植。”

“办法倒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你们上交公粮怎么办?”

“买啊。”白佳凡说的激动起来:“市场经济体制下,只要有钱,就不怕买不到粮食,现在不比以前,地主家没余粮,但老百姓家里还是有的。”

“市场经济?”

又是一个新名词,白佳凡有些兴奋,把10年之后的一个新名词给提前说了出来。

现在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如何跟王秀芬解释这个市场经济体制,倒真是一个难题。

“市场经济就是由市场主导产品价格,而不是由国家调控。”白佳凡觉得这个解释是最浅显易懂的。

但钱子恩面色不悦的说:“白佳凡,你越说越没有分寸了,这价格难道能任由市场需求来决定吗?”

王秀芬也觉得白佳凡说的有些离谱,小声说:“佳凡,你这话就在小范围说说,现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些东西还没定性,别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王秀芬的话虽然不是太好听,但白佳凡还是感觉到她在为自己考虑。

“好了,钱书记,你带人先回去,我想在这里住几天。”

钱子恩看看王秀芬,说:“王副厅长,县里都已经安排好了,你看。”

“都说了让你们先回去,我这次来又不是工作,纯粹是出来休假的。”

钱子恩见王秀芬已经决定下来,只得带着县里来的一些人去码头。

见钱子恩走远,陈明胜忽然串了出来,说:“王副厅长,要不到我们家里去坐坐。”

“陈书记,我觉得佳凡这里挺好的,我就不去你们家了。”

“翠芬在家做好了饭,就等王副厅长过去吃饭了。”

王秀芬刚打算坐下去的屁股忽然悬停住,有些茫然的看这白佳凡问:“翠芬跟陈书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