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更夸张的,据说在这大湖中,有身长数百米的巨型鱼类,它们被统称为“鲲”。
由于青萍镇是浮在水面上的,因此便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灵活性。如同地球上的牧民一般,青萍镇民逐鱼而生,根据季节的变幻和鱼群的走向操纵青萍镇在水面上运动。每当迁徙的时候,整个青萍镇便会竖起无数面高大的草织风帆,如同一艘硕大的帆船在水面上行驶着。
当秦歌的草蜢降落在这个水面上的活着的小镇时,他也不得不感慨人类强大的适应力。纵然位处食物链的底端,人类依旧可以从容地改造环境,顽强地生活下去。
作为一个活动的人类聚集地,青萍镇上人员往来极多,而在水上打渔的人也会在青萍镇来临的时候前往镇上卖些水产,换些生活用品和其他东西。因此,当秦歌降落到镇上的广场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将草艋交给广场的看虫人,丢下一枚银币,秦歌便兴致勃勃地在青萍镇上逛了起来。一来给自己放松一下,二来也想打听下这附近有没有适合修炼的场所。
秦歌漫无目的地在镇上走着。在一个个青萍浮岛上,用水草和箭竹搭建的屋舍不但坚固耐用,还散发出一股植物特有的清香。浮岛与浮岛之间有用水草和藤蔓编织起来的吊桥,整个小镇便由这一个个浮岛和许许多多的吊桥组合在了一起。秦歌觉得,如果将青萍镇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绝对可以完爆凤凰和丽江之类的古镇,因为这里的景观和体验带给自己的是前所未有的新奇和震撼。
镇子其实并不算大,但是因为浮岛并不按规律排布,吊桥和道路又错综复杂,因此会让人有一种道路曲折悠长的错觉。
镇上的商业异常繁华,酒店、茶肆、客栈一应俱全,布庄、钱庄、杂货铺应有尽有,而对于行走野外的人来说,药店、虫厩、兵器铺和制甲坊也能在这里找到许多。总之,对于南来北往的行者来说,青萍镇绝对是一个落脚补给的好去处。
秦歌踱进一个小酒店,要了一壶茶水,点了两三个菜,顾自坐下便慢慢地吃了起来。就在这时,他发现有人在看着自己。抬起头,秦歌发现邻桌的一个少年正好奇地打量着自己。少年不过十五六岁,面庞清秀,身着水蓝色锦服,举止大方,像是大户人家的子弟。秦歌微笑着朝他举了举杯,少年也微笑着回敬。
秦歌正想问些什么,却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