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浩气漫游> 第一百一十九章 县老爷卖民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九章 县老爷卖民房(2 / 2)

也是如此!一大帮记者兴冲冲地来到桃林县县城,要采访桃林县抓经济促繁荣,让有条件的个体户加入经济建设的典型事迹!他们就要看见一派这样的景象:条条大路通南北,间间小店卖东西!张张笑脸迎宾客,家家幸福古来稀!

当他们来到桃林县。他们想,既然是好事,那就不用问领导了,就当领导不在家吧。先问一问众人对目前的大好形势有何评论。他们拦住一个背着锄头拉着满身泥泞的水牛的老头:

报社记者:“老人家,听说桃林县的经济经济搞得有声有色,你怎么看?”

老人家:“经济是什么东西?”

记者小伙子很机灵的:“就是买卖。”

老人家:“买卖?前段时间还可以。现在不行,你跟我来,看那标语。有人说是什么,我不识字,忘了……”

他们跟着老人家来到县委大院的前面,看见那气势宏大的标语;“维护社会主义市场,铲除资本主义土壤!”

他们吓了一跳:这也是发展经济?他们意识到他们中计了:是某个写“写群众来信的”人故意把这里的情况说反了,好让他们来的时候就会兴冲冲地去问平民百姓,而不是先到有关单位了解情况。这个人有很高的心理学造诣,他知道人们的习惯是这样的:好事可以很张扬地问遍天下苍生,而丑事只能很秘密地去向当事人认证。

信中还提到红红火火的秋忆快餐店和风映大酒店以及其它的十几个店铺的名字。他们也不去找县委的人了,而是直接按照群众来信的图示先来到秋忆快餐店。

他们看见古继伟的商店“万民杂货店”。

一副字迹飘逸的长联引人驻足:

来往四方客,柴米油盐酱醋茶让君会心一笑;

挑选九州货,锅碗瓢盆灯炉灶包你应手十年。

在群众来信中还没有提到这秋忆快餐店已经成为杂货店,可见事情更加蹊跷了!于是,他们又架起照相机,小伙子拿起话筒直接访问正在买货的古本才:“老先生,秋忆快餐店改成万民杂货店了?不卖快餐了?”

古本才:“我们卖杂货,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卖。欢迎大家惠顾。”

小伙子:“先生贵姓?”

古本才:“小姓古。”

小伙子:“原来物主不是姓祝吗?祝英台的祝?”

古本才:“这家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政府没收了,后来政府把房子分给我家。”

小伙子:“他们犯法了吗?犯什么法?”

古本才:“这家扰乱社会主义经济,挖社会主义墙脚。!”

小伙子:“谢谢你接受采访。”

在群众来信中,这秋忆快餐店不是说被桃林县树立为先行加典型的吗?怎么又变成违法乱纪了?当然,结合他们看见的东西,哪怕常识在幼儿园小班的水平之下都可以理解了。

一个姑娘说:“小陈,我们到风映大酒店去,说不定那里还要精彩!”

小伙子拿出那张线路图,看了一下,说:“这边!”

他们一会儿之后来到风映大酒店。这酒店已经关门,里面晒着少妇才有的东西。而且,他们很容易看见两边的楼门贴着大红的红双喜。

这时那个细心的小姑娘突然发现在大门的左边墙上有一张楼房销售广告。他们读着上面的文字,感到触目惊心:

楼房出售

院内右边楼房出售,价格面议。有意者请联系洪玲才。

怎么?在群众来信中,这洪玲才不是书记吗?不是对桃林县的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洪玲才吗?怎么?成了风映大酒店的店主了?还有那个古继伟,在读者来信中也是为桃林县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得力干将,怎么也成为别人的商店的店主了?惊人的相似!

别管那么多,拍下再说。

他们刚要离开,就来了一个女人。她就是涂中玉!

涂中玉一看见这帮几个拿着话筒相机的人就知道是记者来了。

涂中玉没有多想,就向他们加快速度,恐怕他们突然人间蒸发。

终于到门口了,涂中玉热情地打招呼:“记者同志,你们好!我叫涂中玉,我住在这里。”

小伙子伸过话筒:“这是你家?”

涂中玉:“是。请大家进去坐坐,洪书记马上就回来了。”

小伙子:“这原来不是风映大酒店吗?”

涂中玉:“他们犯法了,破坏社会主义经济,挖社会主义墙角!他们的房子被没收了。后来房子分给我们了。”

小伙子:“谁分给你们的?”

涂中玉:“当然是县委。”

小伙子:“谁决定分给你们的?”

涂中玉:“我老公就是桃林县县委书记,第一把手,作个决定还是可以的。”

小伙子:“那为什么又卖掉右边的楼房呢?”

涂中玉:“我们住不了那么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