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两天已过,杨烈申请参军之事已经到了该有回复的时候。
然而,出乎意料,杨烈从当日清晨一直等到午后,依旧没有任命文书传到到‘天波府’。
心中惊诧,杨烈又派杨安去‘右枢密武院’打探一番,得到的结果却有些耐人寻味。
原来,近几日‘右枢密武院’十分繁忙,两大边境以及各地地方驻军都有大规模调动,其中甚至包括一些颇有名气的‘玄将’‘地将’等等。
各地武将调任、分派,任务繁重,都需要‘右枢密武院’一手安排。
因为无暇分身,‘右枢密武院’便将杨烈参军的事情暂且放到了一边,所以至今没有答复。
听闻这个消息,杨烈先是一阵惊疑,继而皱眉道:
“不对,现在又不是什么大战期间,哪里来许多武将调动之事,何况‘右枢密武院’向来人手充足,行事雷厉风行,岂会压着我的文书迟迟不肯任命?”
“另外,‘最终会审’刚过,所有人都知道我杨烈要在三年之内晋升天将,参军入伍是必然之事,这种情况下,一定有许多人关注我的动态,‘右枢密武院’一定也明白这其中的重要性,又怎可能轻易将此事压后?”
“不对,此事定有蹊跷,看来我得亲自去‘右枢密武院’一趟……”
杨烈迫切希望参军入伍,恨不得立马动身赶往边境驻军,一刻也等不得。因而这就吩咐杨安备车前往‘右枢密武院’,想要讨一个说法。
……
嗒!嗒!嗒!
‘右枢密武院’门外马蹄声阵阵,许多马匹、马车在门外停留,不断有一些枢密武官以及各地武将出入,显得颇为繁忙。
一些武将在门外等候‘右枢密武院’的任命文书,便开始喧哗嘈杂起来。
这日黄昏,又一辆马车停留在‘右枢密武院’大门外,众人原本以为是某个寻常武将前来打探消息,也没有多加注意。
然而,等到马车靠近,车身上两个大大的‘天波’赫然夺目,霎时间令众人一片寂静。
“是‘天波府’的人,难道是……”
“现如今留在洪都城的杨家人便只有一个,一定是那位杨烈少爷。”
“不错,几日前‘最终会审’刚刚结束,这位杨少爷要想在三年内晋升天将,那么参加军伍便是唯一出路,他也是来‘右枢密武院’打探消息的。”
众人正在议论,马车停下,杨烈一步跨出,目光匆匆扫过众人,这便进入广场之中。
“嗯?是杨少爷。”
迎面走来一个枢密武官,面貌颇为熟悉,当即向杨烈打了声招呼。
杨烈仔细一看,顿时认出此人是‘右枢密武院’中一位官员,当日‘最终会审’时曾和孟光当庭对质的那位张枢密。
因为当日之事,二人之间也算有了一丝交情,杨烈客气笑道:
“不错,正是在下,此行来武院中是想问一下关于杨烈参军入伍之事,不知张大人可否给予一些指示。”
“嗯,原来如此,不过这件事我也不大清楚,你还是直接去问两位枢密使大人吧。两位大人现在正在正厅内办公,杨少爷请随我来。”
张枢密放下手中事宜,很快领着杨烈走入‘右枢密武院’正厅之内。
这正厅乃是诸多枢密武官日常办公之所,寻常时候不准外人入内,不过杨烈似乎得到某种特许,一路走来并无阻拦,反倒有一些枢密武官殷勤问候,显得十分客气。
杨烈心中有种意外之喜的感觉,不过随即明白过来:
“一朝得志,地位身份自然与往昔不同,我此时名扬大洪朝,也难怪他们这么客气。”
正厅之北是两个主位,多日不见的呼延厉、雷胥二人正在埋头办公,见到杨烈前来,立即将众多枢密武官驱散,那位张枢密也一起离开。
呼延厉笑道:
“呵呵,我和雷大人便料到这几日杨少爷会来一趟,只不过没想到这么快。”
“不错,”
雷胥附和笑道:“杨少爷今日前来的目的,我们早已知道,你有什么要说的,便请直言吧。”
两位枢密使对杨烈早有惜才之意,虽然是公事公办,不过此时却显得十分和蔼,宛如家中长辈一般。
杨烈心中一定,也不犹豫,当即道:
“禀两位大人,杨烈两日前曾向‘右枢密武院’上交文书,意在参军入伍,请求任命,原本以为两日之内会有回复,不过至今也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杨烈身负家族重任,心急难耐,所以特地前来打探一番,望两位大人勿怪。”
“嗯,你说的不错,按理来说,天将后人申请参军极其平常,一般两日之内会有答复,不过今时今日情况有些不同,所以我们一直压着你的文书没有任命下去。现在你既然来了,我们便不妨直说了。”
杨烈眉头一皱,表示洗耳恭听。
微微沉吟,呼延厉道:
“按照你的意思,自然是进入西妖、北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