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五十,父亲属提前退休,母亲比父亲小几岁,一直没有工作。老两口生下两个女儿时,岁数也都不小了,所以视她们为掌上明珠,精心养育,仔细呵护。两个女儿也争气,学习成绩都很好,但让他们想不通的是学习不错的大女儿每次高考都会落榜。
林茹补习一年仍然没有考上大学,这让她的父母十分着急。再加上,女儿谈恋爱的事情,他们有所耳闻,似乎也已经觉察到了,于是便想出了一个办法——搬回老家上海,让大女儿继续复习,准备来年再次参加高考。由于父亲有心脏病,母亲的身体也一直不太好,为了不惹他们生气,林茹和妹妹只好随父母回到上海郊区的老家。
在林茹离开且末的前几天,乔文和她频繁约会,两人以玉为证,说不尽的甜言蜜语,道不尽的山盟海誓。从且末出发的前一个晚上,他们二人做最后道别。
林茹说:“乔文,这几天我们该说的话都说了,我只想再说一句,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
乔文说:“我相信你,林茹,我会等你的。”
“上海虽然是花花世界,但我绝不会被灯红酒绿的城市所迷恋。我要专心学习,只要考上大学,我们往后的事情一切都好办。”
“好的,林茹,这一年你务必要认真补习,我绝不打扰你,明年等你金榜题名时别忘了告诉我一声,我去大学见你。”
“那好,就让我们以玉为证,一石二瓣,二人一心,彼此永远忠诚!”
“一石二瓣,二人一心,我们永远忠诚!”
回到老家,林茹一家原来的旧宅早已破败不堪,他们既买不起新房,也没有钱自己修建住宅,一家人只好临时借居在亲戚家的一所破旧的院落里。家门和亲戚也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热情,好在父母并不与人争名夺利,一心只培养两个孩子读书学习。
在老家居住不到半年时间,林茹的父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去世。受父亲去世的打击,再加上对乔文的不断思念,林茹抑郁过度,也开始身患重病。然而,她得的是什么病却一直查不出来,转了好几家医院,无论打什么针、吃什么药都不起作用。她还没有来得及参加第三次高考,也匆匆离开人世。
林茹是在上海一家医院去世的。在弥留之际,她预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把妹妹叫到身边。两人抱头痛哭了一阵子,只怪命运不公,给她们带来的痛苦太多。
她拉着妹妹的手,像是要作临终道别,对她说:“娜娜,姐姐对不起你,对不起妈妈,我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估计在人世的时间不会太长。我去以后,你一定要多保重自己,好好照顾妈妈,要学会坚强,今后也只有你自己保护自己,姐姐真的太对不起你们了!”
林娜恳求道:“姐姐,你千万不能这么说,你不会死的,你不会死的!你这样说不是存心要让我和妈妈难过吗?”
这时,林茹从自己随身带的手提包里取出一小首饰盒,递到林娜手里,说道:“好妹妹,你把这个东西拿着,永远拿着,见到它就如见到姐姐一样,直到你离开这个人世。”
“好的,姐姐,我一定珍藏好,我视它如命,永远带在身边。”
“但愿它保佑你长命百岁。”
林娜边哭边打开首饰盒看了一眼,知道那是一件玉佩,又重新盖上它,并一再安慰林茹,让她宽心养病。然而,那天姐妹俩没有说多长时间话,林茹就突然不省人事,经大夫极力抢救,最后还是不治而亡。
更不幸的是,在两个亲人相继离开人世后,精神受到严重打击的母亲也一病不起,她也只和林娜相依为命共同生活了两年时间,就撒手人寰,离她而去。
三年之内三个亲人相继去世,正上高中的林娜无依无靠,她的叔伯叔父、婶子姑姑等亲戚视她为陌路人,不是冷眼相待,就是言语讥讽。林娜无奈,只好回到新疆且末投靠仍然居住在这里的一个远方的姨姨。还好,这个姨姨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看待,供她吃穿,让她继续上学。林娜也很争气,只用了一年工夫就考入内地一所金融大学。
林娜大学毕业后,国家已经不存在分配工作的政策,她便参加各类招录人才的考试,最后被库尔勒一家银行录用,并把她分配到且末支行来上班。这便是故事开头发生的那一幕。
后来,林娜和乔文喜结良缘,二人至今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一石二瓣、二人一心”的故事在且末广泛流传。
齐森于2008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