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如果水浒传> 第二十三节 戴斗笠的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节 戴斗笠的人(1 / 2)

西门庆

西门庆最近不太去街面上晃荡了,因为他觉得有点不太对劲。

新上任的都头只是去对面的轿行溜达了一圈,就再也没来过其他商铺,他已经准备了礼金天天在药铺里等着都头前来拜访,好赶紧上供,但都头说不来就不来了。西门庆傻等了几天,才知道,新上任的都头居然去桂花楼当了掌柜。[.o.com

西门庆承认自己当时是愣了一下,这实在是有悖于常理。阳谷县虽然不大,但这都头却是肥缺,不说别的,挨个商铺走动走动,银子就大把的来了。听说轿行掌柜出手阔绰,单独赠给了新都头一套宅子,这要是按照这个标准,后面的商铺也不能给的太少啊。西门庆想如果是自己当了都头,别说是桂花楼的掌柜,就是全阳谷所有商铺的掌柜的位置加在一起,自己也绝对会选择做都头。做买卖人,不容易啊,哪有官面上的人风光。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三十多天,不对的事越来越多了。首先是官差对于街面的控制明显严格了起来,经常能看到官差穿着便衣在街头上来回晃;再者,进出阳谷变得颇为不易,以前西门庆经常能从阳谷的码头弄到各种东西,个别的时候还能弄个漂亮姑娘,欢喜几天之后再送回去付些银两,但是现在这些都不才能在了。每一个进出阳谷的人,都要详细的盘查,所问的问题也相当有哲学xing: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要到哪去?

这些问题总让西门庆认为问问题的是寺庙里经常说禅的和尚和街头打卦的道士。

还有一点,阳谷县现在处于限制银子流动的状态,药铺的二掌柜带着五十两银子出县城,居然被挡了回来,说是涉及数额较多,需要到县衙备案,查过账之后,才能够携款出境。

备案就备案吧,这药铺没有药的话卖什么呢?西门庆打发二掌柜去县衙,结果发现县衙里备案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但每天只给最前面的三个人备案。县城买卖颇多,每天涉及自资金转移的怎么也有几十家,备案根本就是不够用的。

而且,据说,每天备案成功的三笔,都是托儿,都是假的。阳谷县现在已经被宵禁,这里的银子都不能转移。大家都在抱怨,如果这样的时间再持续两个月的话,那大家都要一起关门歇业了。

现在,连傻子都知道,阳谷出事了。但出了什么事,却是谁都不知道的。根据官府种种行动的推测,只能认为是阳谷县城内可能有一笔来历不明的银子,现在可能有人要把这笔钱找出来。

因此在这个时候,西门庆也不上街晃荡了。他每天都在店铺里坐着。

药铺生意很萧索,西门庆这个药铺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一些大户人家,他们总要一些珍稀的药材。西门庆手里流动资金不多,珍稀药材向来是不存货的,只有确实有人定的时候,才让二掌柜去别的地方采买,现在不让银子流动,大户人家的生意也就断了。

ri子就这么过了几天,这天一直到下午都没有生意。西门庆、药铺掌柜和柜上的伙计,都是无聊之极。东家在,掌柜也不好偷懒,掌柜都不好偷懒,伙计也得正襟危坐,大伙就这么对着耗。正耗着,门外走进来一个人,这人一长得颇为高大,一身普通的灰布衣服,衣服上还有些许的破烂,背了个包袱,脑袋上带着一个大斗笠,低着头走了进来。所以即便是他长得很高,但西门庆仍然不能看见他完整的脸,只能看见一个似乎是摸了黑灰的下巴。

客官,来点什么?西门庆主动迎了上去,他平时不爱接待生意,但这一天没客人,开张的一份儿,还是很让人高兴的。

金疮药。斗笠人说起话来有些嘶哑,好像是使劲大喊之后破了喉咙一样。

有的有的。西门庆忙答应。其实他也不知道有没有金疮药,只是想普通的药物,店里自然是有的。西门庆一边说着话,一边向掌柜看,那意思,你快点给拿药啊。

我们这里呢,有两种金疮药。一种适合小伤,您割伤了手指啊,就可以用这个,这种药便宜,您要多少有多少;另一种药呢,适合比较大,比较多的伤口,对重伤有奇效,但这个药卖的贵,而且不瞒您说,因为寻常的百姓也用不到这种药,所以官府也是有些管制的。掌柜经验丰富,不紧不慢的说。

斗笠人并不说话,只是从怀中掏出了一块银子,随手往桌子上一拍。看银子的大小约莫有个六七两。掌柜一看银子,自然是欢喜的很,伸手就去拿银子。谁知一拿没有拿起来,脸上还都是惊奇的神se。西门庆看了之后心下欢喜,自己离钱的位置比较远,不方便接起,如果让掌柜拿了去,那必定又是贪污大半,看掌柜一拿不起,自然是赶了两步,走到桌前,一边走一边说:嗯,这些钱好像也不太够。然后伸手拿银子,可是谁知,用手一扳,银子没动。仔细看来,原来银块已经嵌到了桌子里。

旁边有一个伙计,手疾眼快,拿起切药的刀子轻轻一撬,就把银子撬了下来。这银块这么看,就有十两了。

斗笠人还是不抬头,他说话的时候只能看见下巴在动:这些钱够了吗?

这一手既显得功夫,又显出财气。西门庆自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