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如果水浒传> 第一百二十九节 追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九节 追逐(2 / 3)

度,刘林感觉到胸口的气一阻,索xing也就不再说话了。

只是经过张树提醒,刘林越发注意路上的血迹。阳谷县的石板路很干净,虽然被灰尘组成的脚印在月光下实在是无法辨识,但深se的血迹还是很好发现的。血迹初时仅仅是一小点,等到后面变成了一大滴,追踪了片刻之后,血迹的每一处都有一大滩,不管这血是谁的,可以确定的就是,流血的人受伤越来越严重,出血量越来越多。但有一个问题让刘林生疑,按理说,出血量这么大,从轿子上滴落的频率应当是越来越快的,可是即便是被张树拉扯着,刘林仍然能够感觉到,血迹的间隔却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也就是说,对方奔跑的越来越快。

走到这,周围的岔路越来越多,血迹间隔的增大,就意味着如果对方在某一个岔路岔开的话,张树和自己很可能完全没有反应,而继续沿着错误的方向追踪,并不断的追寻那永远也不会出现的血迹。

刘林在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并没有说出来,因为他相信,作为一个见证者,是不需要提出任何见解的,张树早把一切事情都想好了,自己说了,估计也是白说。

猛地,张树放慢了自己的步伐,刘林也终于有了可以好好喘气的机会,他大口的喘着气,然后小声问:怎么停下了,应该怎么走?

咱们应该是追岔了,对方应该在上一个路口向南拐了。张树一扬手中的短刀,对着身后的位置一指。

你怎么知道的?血迹的间隔越来越大,也许下一滴血就在前面也说不准。刘林还是忍不住好奇心,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上两滴血中间的间隔已经有接近一百步,而你也看到了,要形成这种大小的血迹,流血应该说已经相当多了,轿夫即便是抬轿子抬得再稳在奔跑中也会有一些摇晃,血的低落间隔最多也就是三四个眨眼,能在三四个眨眼的时间内狂奔一百步,而且肩上还抬着两个人,我认为这已经鬼神之能。以凡人的身躯,不可能比这奔跑的更快,所以我相信,这已经是他们的最快速度,用出最快速度之后,他们应该就会马上转弯,这样如果有人追踪的话,就会沿着错误的方向继续的追下去。张树的刀闪闪发亮,映照的他眼神格外迷离。

那为什么是向南?这里岔道这么多,向南向北都可以。刘林非常想通过逼问,让张树能够露出马脚,最好是能逼出他的那句实际上抄本就是这样写的,他惊讶于自己现在似乎并不是十分在乎武松的安危,因为这一切很可能都是命中注定的,无论自己再怎么着急都没有用,抄本中如果记载着武松会死,大概如何迅速的过去,他也会死的。

刘账房,你大概平时只在桂花楼里,并不十分了解阳谷的地形。阳谷县的西南角,是三教九流的聚居地,胭脂巷只是其中之一,所以地形复杂,岔道也多,越向南跑,越难以被追踪。相反阳谷县的西北侧,则是各种大买卖商铺的聚居地,比如西门药铺那样的,越往那边跑,道路越简单,且基本都是正南正北的道路,想要追踪起来,异常的容易。那现在我问问你,如果你是歹人的话,向南跑还是向北跑呢?张树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刘林想了想,确实是这样,阳谷县的地形大概他也是知道的,只是刚才一时间居然没想起来。更让他有挫败感的是,张树轻描淡写间就用这样的完美回答,来破灭了自己像逼出真相的幻想。

那还等什么啊,快点追!刘林问出了张树今夜最大的破绽,他今天晚上的话实在是太多了,显得非常拖沓。刘林自认为在这个时候问这个问题,是最为贴切的。时机合适,还能够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同时一定会让张树难以回答。

刘账房,你想一想,刚才路上的血迹已经颇为新鲜,证明我们离那些歹人已经很近了。我也说了,如同刚才的那种奔跑速度,已经不是凡人所为,定是什么鬼神之能。很有可能是传说当中的‘神行之术’。张树道。

‘神行之术’?那是什么?刘林还是控制不住好奇心问了一句。他突然觉得张树选择自己同行是有目的的,自己的好奇心实在是太好被利用,尽管刻意的控制,可在某些时刻仍然会不受自己掌控般的窜出来,就着他的话头往下问问题。

‘神行之术’是江湖上传说中的一种法术,据说是有几枚仙人铜钱,也有的是说是有几个仙人施展了法术的甲妈,把这些东西贴在腿上,人就可以施展这‘神行之术’,这种神行术可以让人跑得过千里马,兼备速度和耐力。而这些抬轿的人他们的速度比传说当中的‘神行之术’还要快,所以我推测,他们用的法术必定不能维持多久。在转上岔道之后,必然要把自己从这种法术的状态中退出来,而在这个时候,他们一定会非常紧张和jing惕,我们这个时候追上去,很有可能正撞到枪口上,刘账房,你说是也不是?张树说话的语气好像是看穿了刘林一样,话头一挑,还带着一点点微笑。

那你现在不追,一会他们再用那‘神行之术’跑了怎么办?刘林突然感觉到自己落入了一个陷阱,在一点点胜利的影子的指引下,不断的向前发问,但得到的却是各种无懈可击的回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