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把你当成对手的。”周公瑾唯恐孔明突然想要做些什么超出底线的事情来。
毕竟之前孔明大肆发展蜀汉,侵吞了不少企业,也拉下马了不少官员,在周公瑾看来,孔明现在让自己调查这些,恐怕就是为了对付那些人的后台,这怎能不让周公瑾小心在小心,现在的孔明还不能这样做,一者是没有足够的实力,二者也是没有必要树敌太多。
周公瑾如此反应倒也实在孔明的预料之中,毕竟任谁听到自己的要求都会这样想,其实孔明也并不想这样做,他之所以让周公瑾帮忙打听这些,也是想从其中分析出到底哪些人有可能知道了“偷天换日”这一计划,或者又有那些人干脆就是这一计划中的人员。虽然这样做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是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至少现在是没有其他的办法。
“我明白,公瑾你放心,我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为自己树立敌人,只是多获取一些消息,为日后的一些事情早作谋算而已。”孔明只能如此解释,不是孔明不信任周公瑾,而是正如诸葛阿丑所说,一旦周公瑾知道了这件事情那么以他的性格定然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动来,到时候极易暴露自身,这就不是孔明所希望的了。
周公瑾直盯盯的望着孔明,似乎要把他整个看透,虽然周公瑾知道孔明继承的是诸葛亮的勾玉吊坠,但是迄今为止,孔明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的风格都和诸葛亮有着天差之别,完全就是两个人。要知道,纵然有些人精神力、意志力强大可以不被之前的记忆力所同化,但是在性格深处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影响,行事之间也会带上以往的风格,所以只要是当初熟悉之人,都能从彼此的行事风格之中推断出对方的身份。
这也是为何那些诸侯们虽然隐姓埋名不显露于明面,但是他们都能知晓彼此的存在,以及彼此所拥有的势力的最大原因。
可惜,这一点在孔明身上完全失效了。
孔明亦是坦然的面对周公瑾的注视,眼神之中没有丝毫的隐瞒可谓是坦坦荡荡。
良久之后周公瑾才长叹道:“好吧,我就为你打探打探,但是你所要的范围是在太大了,恐怕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我还是希望你三思,不要做出过激的行为。”
“放心吧,我自有分寸,日后你就会知道的。到时候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解释的。”孔明郑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