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借刀杀人(3 / 6)

剑一样!相书上说,这样的女子性~欲相当强烈,与男人做~爱时,阴~道会一抽一抽的吸,等闲的男人是吃不消的!

当然,这里的小姐工资那也是很高的,基本工资就是两千多,外带抽成,客人给的小费不算,一个月下来那也有五六千甚至更多!

宴会开始了,佳肴珍馐、鲍参翅肚满桌,众宾客觥筹交错、推杯过盏,此刻,酒宴已经有一些热闹的景象了,有几个家伙趁着酒兴时不时地与小姐们来上那么一下,挨挨擦擦地在人家的手上腿上甚或**上来上一下。

坐在任雨泽身边的那个北京来的老家伙甚至把手伸进了一个姑娘的裙档里捣鼓,弄的人家小姑娘脸红的像大红绸缎一样!当然,这里的姑娘们都是见过世面的,老板都有交代,只要客人愿意,怎么开玩笑说笑话都可以!所以当一位客人将一位姑娘搂过来时,这姑娘索性一**坐到这位客人的腿上,于是席间就爆发出笑闹声。这样的情景要是换了平时,庄峰一定也是会上去凑一凑热闹的。

但今天情况是不一样的,庄峰要好酒款待,小心伺候,千方百计讨取这些京城来人的欢心,生怕哪一点照顾不周得罪了人家,他要用中国人传统的文化来好好的对付这些客人,什么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那当然就是酒文化,中国在酒文化中浸淫了五千年延绵至今,伴随经济的大发展而异常繁荣。特别是在公款消费的助推下,官场上的饮酒之风可谓登峰造极,以至享誉华夏的茅台酒已经事实上跻身奢侈品行列。

“酒兴”如此这般地畸长,并未使酒之文化气味愈来愈浓,反而使之与“文化”二字渐行渐远,与歪风邪气越走越近。如今在喝酒已成“重要工作”的某些官场,充斥其间的,是浓浓的**之味、乖戾之气、愚昧之态、谄谀之风。有民谣为证:

“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可放心;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同志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同志不能要。”

“公家出钱我出胃,吃喝为了本单位。”

“穷也罢富也罢,喝罢!兴也罢衰也罢,醉罢!”

“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也没有;中层干部不喝酒,一点信息也没有;基层干部不喝酒,一点希望也没有;纪检干部不喝酒,一点线索也没有。”

酒喝到这份儿上,还有何文化可言?!

当下官场,不仅几乎是无酒不成席,而且是无好酒不成席。因为是公款吃喝、公款招待,用不着掏个人腰包,所以,酒要档次高,才能显示规格高;酒要喝好甚至直到把人喝倒,才能显示热情。酒不仅被用来勾兑感情,还被用来勾兑业绩、利益、权力甚至**。有这样一种“理论”:只要没把公款装进个人腰包,吃了喝了算不了什么,有不少人对于在官场多年“吃了个肚儿圆”颇为坦然。

酒本是一种以粮食、水果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或勾兑而成的神奇之物。自古以来,人们用“琼浆玉液”、“陈年佳酿”来赞美酒的品质。

酒文化被视为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芳香独特。而现在就不一样了,大家是把酒作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在酒风日盛且越来越被庸俗化、低俗化的今天,酒这种醇香清澈之物已被**的官场文化“发酵、蒸馏、勾兑”得面目全非:有人设高档酒宴取悦上级,有人以酒送礼谋取私利,有人用劝酒灌酒罚酒作为一种乐趣,有人把命令下属喝酒视为一种权威,有人因嗜酒醉酒而忘乎所以、不理政事、贻误工作、丑态百出,有人不想喝酒陪酒却欲罢不能、痛苦不堪,有人因终日陪酒而伤身害体、家庭不和甚至“以身殉职”,每年因公款吃喝而糟蹋的食物、浪费的钱财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大家使劲的喝着,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酒酣耳热之际,庄峰手举酒杯,站起身来,环顾四周,缓缓说道:“今天难得李处长等领导来到我们新屏市里,我代表新屏市的市委和政府,给大家敬上一杯,以表我对各位的欢迎。”

门外就传进来了一个响亮的声音:“庄市长,你恐怕还不能代表新屏市市委吧,哈哈哈,还是让我来代表。”

冀良青大笑着,就走了进来。

任雨泽等人都站了起来,纷纷的招呼着:“冀书记来了。”

“冀书记好。”

...........。

这些客人一听就知道这是新屏市的书记到了,他们也客气的站了起来招呼着,要说到级别,这里没有谁比冀良青更高的,客人们不过是占了一点省城,北京的优势,见到了当地的一哥,他们还是不能过于托大。

冀良青沉稳的走了过来,看都没有看一眼让自己搞的很尴尬的庄峰,径直走到了主坐的位置前,王稼祥当然是了,马上找来了一把凳子,几面一挪,就把椅子放在了冀良青身后,任雨泽见庄峰有点发呆,自己过来把客人给冀良青一一做了介绍。

冀良青就端起了王稼祥刚刚给自己斟满的一杯酒说:“今天啊,庄市长可能也给你们说了,我确实有点事情走不开,所以对各位慢待了,但不管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