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男人不好色> 第234章 :火锅的历史(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4章 :火锅的历史(下)(1 / 2)

“第二种嘛……是锅内的料已熟,如砂锅鱼头、羊肉炉等,炉火只是做为保温作用,并用来烫青菜,”常天久吃着鱼片,说,“最后,也就是第三种,是锅内的料全都熟透了,连青菜也无需再穿烫,炉火完全是用来保温的,和大锅菜没有二样,像广东的佛跳墙,以及复兴锅等大锅菜的方式,咱们吃来吃去,就是这三大类。”

“常老板,你对火锅还是很有研究啊!”赵一鸣说。

常天久说:“我主要是从做的方法和它的不同类别上作了些了解,来,我敬大家,咱们干了它,”他一下喝干大半杯酒,大家随着都干了。

李总抹了下嘴巴,说:“要说火锅啊,它是我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很悠久,今天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就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

“清代烹调理论家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就有记载,当时除民间食用火锅外,从规模、设备、场面来看,清皇室的宫廷火锅为最气派,清帝王的冬季食单上有野味火锅、羊肉火锅、生肉火锅、菊花火锅等,”李总吃了几片涮鱼片后,又接着说,“清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这个盛况可以说是我国的火锅之最,1796年,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经摆出千叟宴,所用的火锅达到1550个,你看看,这样的规模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令人惊叹啊!”

“太奢侈了吧,”黄若莺很吃惊,她想,古代的帝王就怎么这样的挥霍浪费呢,难怪得一个个的王朝都灭亡了啊。

陆如蓝说:“这也很正常,不这样摆,显不出他的威风来嘛,摆谱,这个词,恐怕就是这样演变出来的吧。”

“什么事,看来都要节俭才行……”刘长仁大口吃着涮羊肉,低声说了一句。

李总举起酒杯说:“我敬各位!”他一下喝了一半。

赵一鸣望着他红红的脸,觉得他是投入到了吃喝之中了,就问:“李总,你经常走南闯北的,连外国也去过吧?”

“走的国家不太多,去过日本,还有欧洲几个国家。”

“他们那儿的人吃火锅吗?”

“吃——而且很有特点哩,”李总说,“就像日本,他们那儿很时兴吃火锅的……而且还有讲究的,火锅也很有日本味,绝不逊于中国各色各样的火锅,它种类多、汤底讲究,包括海鲜火锅、高汤火锅等,而其中寿喜烧火锅是由日本农民发明的,传说日本古代就有这种吃火锅的习惯,农民将鱼肉、蔬菜放入地坑上的锅里,边煮边吃,从19世纪后半期以后,火锅吃法便在日本普及开来,人们将牛肉切成薄片和海鲜、蔬菜等一起放在锅里煮,吃的时候沾上生鸡蛋汁、酱油和糖做成的调味料,现在,日本火锅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无论汤底、材料还是佐料,都比先前讲究了很多。”

“是嘛,”常巧芸露出很羡慕的神色,“只是没机会出国,不然到日本吃火锅去,那多有意思啊……”

刘长仁说:“你也没着急,前几年我到广州出差,就去一家专门的日本火锅店吃过的。”

“我们国内也有日本火锅店?”黄若莺也随即问了一声,她也有些好奇,这真是个地球村啊!

赵一鸣也说:“我也去过那个店品尝过地道的日本火锅,很有味道的。”

“那什么时候也带我们去尝尝鲜呢?赵经理?”常巧芸笑。

“好说,现在我们就可以坐直升飞机去……哈哈哈!”赵一鸣开怀大笑,“那要看机会了。”

李总说:“广州那家专门经营日本火锅的是叫阿森火锅店,它的火锅味比较地道,在这里,食客们品尝的不仅是日本火锅的味道……”

“还能体会到日本火锅文化,日本火锅的特点,简单而言是特别注重健康和营养,就是强调火锅的原汁原味,讲究材料的原产地,饮食是一种文化,饮食环境对于食客的食欲与自家店风格的形成非常重要,日本火锅店的环境一般都设置得很日本FEEL,就说那家广州阿森火锅店的火锅桌,也完全依照日本人吃火锅的习惯制作的。”

常巧芸问:“李总,你刚才说了一个英语单词feel,是啥意思呢?”

“这个词啊……”他看来下大家,“谁能动很具体的解释一下,有好几种意思啊,黄小姐,你来说一下,好吧,”李总看了下黄若莺。

“黄若莺说:“我也说得不偿全买啊,好像是有四种词义:一种是摸的意思,用手摸;再就是呢,给人的……的感觉,摸起来的意思;还有就是感到,觉得;最后好像还有认为,想的意思。”

“是这样的,”张羽笑道,“黄会计,你的英语还一点儿没忘啊。”

“不敢忘,这是很有用的知识啊,我经常在看英语的书。”

刘长仁夸她:“看看,这不就用上了,很好,小黄,我敬你一杯!”他拿起酒杯,喝喝了一小口。

“谢谢刘经理,“黄若莺也没想到,这英愈一下下就派上了用场哩,真好,她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