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见报后的欣慰与矛盾
自不具名向西山民政局,捐出那20万元巨款后,虽当时一阵轻松,认为终于实现了平生一大夙愿,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为“西山儿童福利院”的最终建成出了一份力;何况那些被收养的众多学员中,肯定有自己的爱女;这也算对衷情自己,反被抛弃的情人沈韵一份慰籍。du00.com
但嗣后许多日子里,内心却一直在忐忑不安;那缠扰自己半生的老失眠症,也就是从那时患上的。他之忐忑不安,自然一是毕竟自己擅用职权,挪用了公款;虽其中有即将到手的奖金作铺垫,仅只为“暂借”;亦不像其他贪官用作中饱私囊,而是支持了社会福利事业;但毕竟违犯了财经纪律,即便随后很快补上,自己也甘愿领受一定处份。二是自捐款汇出后,至今已近月余,却始终未得来自西山任何消息;是因汇款没具名没法汇寄,还是对方收款后转移了用途?
次日上午,正当他独自在办公室,仍在忐忑不安苦思冥想时,通讯员小李敲门进来,将一张当日“市报”送他手里。多年养成的好习惯,只要有新报在手,他会当即停下手中他事立即展看。先浏览一下大标题,若无重大新闻消息,自然会随手丢下。但今天的新报仅扫一眼,便再也爱不释手。原来那头版头题便是《婴幼孤儿的福音、慈善事业新成果——我市又一高规格“儿童福利院”在西山县建成招生》。他看着看着不禁默念出声:“------编者按:按常理说,一座普通的‘县级儿童福利院’的建成招生,只不过一件正常消息,作为一家拥有数百万读者的市级党报,仅发条消息也就够了;但我报为啥特派记者专访?又专发长篇通讯加以报导?其因全在该‘儿童福利院’建设资金来路特殊:它是整整两个月前,在一位邻县津水的无名氏先生(或女士)捐20万巨款的带动下,该县各界有识之士,相继捐款而建成。因此我们说,这是所‘爱心儿童乐园’,‘慈善孤儿之家’------”
正当此时,院办主任孟朝富,后勤牛主任和女司药刘君相伴不期而至。“孟主任,我看院长还有事忙,咱就别在这儿继续打扰了。”刚进屋内,看到郑智省仍埋头案上集中精力看报,刘君倒识趣地说。“您想抽好烟,喝好茶,不如选哪天院长闲时再来。”边说边转身离去。牛主任附和说:“我看也是。”边说边欲退出。
孟朝富瞟一眼郑智省试探问:“郑院长真还有事要忙?那我们就------”郑智省淡然一笑说:“即便再忙,还在乎这一会儿功夫?牛主任您也别慌走嘛,再陪孟主任喝会儿茶;银行的同窗刚送的新茶,我给立马泡上。”于是当即站起为二人沏茶。孟朝富乘机拿过对方刚才正看的报纸,扫了一眼就颇有用心问道:“郑院长还关心报上这类消息?难道老家近亲中还有孤儿需送‘儿童福利院’?”
郑智省听后初时一愣怔,但很快镇静后便善意批评说:“老孟说这话就显得外行了!亏你还是领导干部,一点没有大局意识。难道关心本市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还非得老家近亲中有孤儿欲送养不成?要知道医院和儿童或老人福利院等,同属公益单位,都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仅只社会分工和开办方式不同而已。我们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人家是‘用热情和爱心,养育婴幼孤儿’;要说有区别的话,也就是我们讲经营,人家纯福利。”
孟朝富“哎呀”一声故作醒悟地说:“原是这样?哦,经郑院长如此鞭劈入理一分析,俺也当即提高了觉悟,增强了大局意识;这才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半年书’哩!牛主任,这会儿你该觉出在郑院长这儿多坐一会儿不吃亏了吧?”牛主任听二人斗咀,相互讥讽,自己夹在中间,不敢插话,欲走又停,如坐针毯;听孟朝富相问没好气地:“再占光也不能长待这儿,白抽人家烟,白喝人家茶;自己不干事,又耽误人家工作吧?”孟朝富没趣地:“好,好!听老兄建议,我们立马撤离。”边说边头前走去,牛主任紧随离去。
郑智省重又把注意力收回到报纸上。正当此时,办公桌上电话铃响;他当即一愣怔,似对这铃声既恐慌又厌烦;并没及时接听,而是犹豫彷徨------
说老实话,自一年前老院长全身而退,郑智省名后去掉“代”字,当上名符其实,津水人民医院院长后,那时真有一副新鲜感,自豪感,亦满足于电话中,上级下达指示、通知,下属请示问题,外界单位协调事宜等的感觉。但究竟是从什么时间开始,他却突然怕听电话铃响了哩?大概也就是那笔20万元巨款,利用职权私自向西山民政局捐出之后,到县城建用地批复,本院基建动工急需用款,他不得不托朋友帮忙贷款填空;贷款迟早需还,获奖事却遥遥无期?这段时间,他简至似惊弓之鸟,一听电话铃响,便以为是对方督催还款。尤其最近几天,他清知贷款即将到期,正思虑着如何应对,而终不得其计时,可想而知,那每次的电话铃声总似敲打在心上!
但电话铃仍在执拗的响,他只得无奈地拿起耳机,却小心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