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得到李天认同,王中军和王中磊马上开始行动。Du00.coM
“中国电影产业新格局,华谊兄弟打造要做中国电影领头羊!”——北京青年报。
“华谊兄弟获得巨额投资,中国电影进入资本时代。”——京华时报。
来报亭买报纸的百姓都觉得很奇怪,这家华谊兄弟是啥公司,怎么没有听说过?
他们仔细一看,不由得恍然大悟,嘿,不就是家电影公司,搞这么大阵仗干嘛?他们再往下一看,我滴乖乖啊!一亿人民币收购70%股权,原来的创始人王家兄弟一下子就成为千万富翁。
老百姓都非常羡慕,这家基本上都没听过名字的公司都能获得这么大的投资,难道电影公司真的这么好赚?
一些本来在其他公司被埋没,或者有志于向这方面发展的人注意到的不是金额,而是华谊兄弟和美国好莱坞sky娱乐、日本bluesky娱乐、香港嘉禾建立合作关系!
这就说明华谊兄弟的目标不仅仅在国内,而把眼光放在国外市场!这样雄心勃勃的公司,让他们的心变得非常不平静。
而国内其他公司也是着急万分,不明白华谊兄弟这家小小的公司怎么搭上这些有名的公司。除了日本的bluesky娱乐不被人所熟知之外,sky娱乐和香港嘉禾可是鼎鼎有名。
由李天一手打造的sky娱乐已经渐渐有追赶上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的势头,香港嘉禾就更不用说了,香港电影的老大,虽然现在有些没落,但是多年累积下来的人才和人脉,没有人能够小看。
“tmd,王中军和王中磊这两小子用什么方法说服了李天这个大财主,要是投资我们公司多好。”看见王家兄弟很轻松就成为千万富翁,北京一些认识王中军和王中磊的电影公司老板想杀了他们的心都有了!
在上次李建国的寿宴上,他们就开始巴结李天,想着和他合作,不过却一点消息都没有,没想到居然被华谊兄弟抢先了,不得不羡慕起他们的狗屎运。
而李天和华谊兄弟的举动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某大学影视学院叫兽说道:“电影是一门艺术,不应该沾染上铜臭味。”他的说法也得到一些老古板的认同,纷纷发文谴责华谊兄弟,说他们要破坏长久以来中国形成的良好艺术电影氛围。
李天看到以后也摇摇头,一群****,老古董,还什么艺术呢?电影就是让人娱乐的。李天不是排斥艺术电影,毕竟一样事物的存在还是有它的理由的。
但是你不能将自己的要求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拍艺术电影,李天不会阻止你,但是也请他们不要来打扰华谊兄弟发展中国商业电影。
王中军和王中磊听了李天的一番话也不禁拍手称好,这话太合他们意了。
两人悄悄找枪手将李天的话语修饰一下,发布在北京日报上,用来反驳这些食古不化的老古板。
这一发布,就引起激烈讨论!
不少新生代的电影工作者非常赞同这篇报道,极度认同这位署名为“sky”作者的说法。
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都是那些几十年前的艺术电影或者拍摄手段,等出来工作之后,发现自己学习的东西居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看看美国好莱坞,商业大片中还是可以蕴含着很丰富的人文思考,可以引起共鸣。
这难道不应该学习?
还是像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的电影,只要艺术,不管人们的需求,导演都是陷入自己的艺术世界,就像不食烟火的神仙,难以引起观众共鸣。
几位老头年纪大了,被一些年轻人打得节节败退,生气得拿笔的手都发抖起来!
华谊兄弟希望这些讨论搞得越大越好,可以趁机扩大他们的知名度。
而他们也宣布了公司第一个计划,投资由冯小刚执导的《天下无贼》,目标贺岁档。
冯小刚这几年名气不小,有他参与编剧的《编辑部的故事》和《北京人在纽约》让人们认识到他的才华,而导演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投资600万人民币,获得3600万票房。
而《天下无贼》改编自赵本夫同名小说,在后世2004年上映的时候,国内票房取得1。2亿人民币,也奠定了冯小刚的江湖地位。
对于提早几年拍摄这部电影,李天也是有些不太确定能否成功,因为主要人物王保强现在还是一名14岁孩子,估计现在还在少林寺里混呢,没有傻根,他不知道电影是否还能有原来的韵味。
这个难题就留给冯小刚头疼!他见到李天的剧本就爱不释手,本来就是编剧出身的冯小刚对于李天可是好感大增。
不过幸亏还有刘德桦加盟。因为《卧虎藏龙》中桦哥的戏份不多,还是能抽出时间来赶拍这部电影的。
华谊兄弟这一出手,也让很多公司松了一口气,这种小成本电影还不足以让他们害怕,而冯小刚也还没有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