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也不赞成杨远这么激进,他说:“杨将军,你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是以我们目前的状况,确实不敢这样冒险,你还有其他的方案吗?”
杨远其实已经想到了这样的结果,说道:“第二种方案,我们两个野战军团至少要留一半人,坚守要塞,尤其是金鸡关要塞不是帝国新修道路的必经之地,他们派兵少了不一定能攻的下,只要这要塞还在敌人一定是芒刺在背,担心我们攻击他们薄弱的地方,多派兵力来,我们可以借机消耗,一旦坚守不住,守兵自然可以借助地势撤退,因为金鸡关背靠大山,敌人是没办法合围的。Du00.coM”
杨远继续说道:“其次,我建议,自由城所有不能战斗的人员要疏散到半月谷等山区,这样才能减少大量的粮食消耗。要求所有工厂和作坊把一切生产暂停,全部制作跟守城相关的器具,盔甲难以短时间打造可以放放,弓箭,大刀,长枪,钉板,床子弩,运送滚木礌石等等,另外目前征兵五万远远不够,自由城的强壮至少还要征召二十万到三十万,抽调老兵训练,打散到常备军中去,轮换守城,让他们适应作战。”
上官古反对道:“我赞成后两条,但是第一条把妇弱老幼疏散到山区,我看有难度,如果自由城被严密封锁,帝国军队攻打半月谷怎么办?到时候那些老百姓被屠杀后,我们怎么向人民交代?”
也有的议员说:“事实上,我们也根本不可能把他们送到山区,这是多么庞大的数量,上百万,他们的吃穿怎么办,他们会认为是汉盟在抛弃他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会觉得更不安全,既然我们强调民主自由,我担心没有多少人会响应的。”
议员说:“对啊,我们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强制人民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生产战争用的物资,这也不妥当吧!“
杨远苦笑道:“各位议员,在战争期间,仅仅靠着人民自发的热情来参军,来离开自由城和生产武器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你们想一下,哪个不爱国,哪个不在嘴里支持汉盟,可是绝大部分会为了郭家来献出生命吗?肯定不可能,这种时候,我刚才说的三点如果不用强制手段是无法做到的,等我们把自由城保住,把人民的性命保住,再恢复从前的民主自由有什么不可以吗?非常时期,非常手段。”
杨远看向上官古说道:“把自由城的大部分居民送到山区这是守城的必要措施,一旦城市被围,那么就可能要僵持上一两个月,甚至更长,双方就是在比意志力和粮草供应,既然刚才议员已经说了最多能坚持一个月,那么不把他们送出去,粮食一定不够,城中缺粮的话人心浮动,这城就很难守住。帝国在围城的同时,进攻半月谷的可能性很大,但不会派出重兵,他们只关注在自由城,在半月谷进行开垦荒地的百姓已经超过六十万,我们可以再派一些军队前去协助后备营防守,即便是不能抵挡住,山区辽阔,敌军想要肆意纵横也不大可能。至于从自由城过去移民的伤亡,那是我没办法预测的,我只是觉得这比上百万人困守孤城局面好的多。”
他说完后,上官古保持沉默。魏源和聂杰都表示支持。又经过议员们乱糟糟的一阵发言后,李格和魏源商量后,由魏源宣布了军事部署,第一和第二野战军团由司令官决定,各留下两万士兵继续坚守要塞,其余士兵撤退回自由城。自由城的北门和东门是防守的重点交给上官古和杨远来防守,聂杰守西门,魏源负责南门。防卫军先前招募的五万新兵全部分给上官古和杨远带领,即日起聂杰负责从自由城再新招五万士兵。
李格命令,立即全城贴出布告,号召青壮参军,妇女老幼撤离自由城,所有商人工匠主动联系汉盟,在安排下进行武器的制作,但是以上通知暂时不能强制人民服从。随后指定了几个有威望的议员成为战时的责任议员,有的负责协调自由城居民迁往半月谷,有的负责根据军方要求安排工匠生产武器,项忠华自告奋勇的成为了征兵责任议员。
等众人逐渐散去后,上官古和李格,几个资深议员走在后面,他意味深长的说:“李议长,你不觉得帝国刚发出战书,提到杨将军主动攻击事,今天他进城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这是不是太过巧合了呢?”
李格疑惑道:“难道是他听说可能受到处分,自己故意制造了城门处热烈欢迎的场面,让议会不敢来弹劾他?”
上官古正色道:“这是我随便说说,根据我对杨将军品格的了解,应该不会吧。”
这时另一个议员说道:“不过今天杨将军真的太激进了,居然提出了在这时候全军主动攻击秦州军的计划,完全不考虑如果不能成功带给汉盟的可怕后果……”
一个议员说道:“杨将军的名气太大了,他今天的种种作为,无一不是为了取得更大的声望,难道作为一个独领一军的司令官这还不能让他满足吗?”
李格陷入了沉默。
与此同时,杨远和聂杰并肩前行,阿枫和聂杰的副官慢慢的跟在后面。
聂杰对杨远说道:“很失望吧?”
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