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曹丕传> 第三十五章 强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强弓(1 / 2)

“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读零零小说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举义兵以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后何恨哉!”

这是父亲回到谯县后的第三天,亲自提笔,书写的一道谕令。

父亲进入谯县后,把大军安置在城外,先入宗祠祭祀,而后在谯县令的陪同下宴请乡老亲族。在宴会上,父亲黯然神伤,因为与会的人中十有八九他都不认识了。仅仅十五年的时间,往日的旧识几乎全部生离死别。而还活着的那些人,看着父亲的目光同样带着黯然,看得出他们是想问当年跟随父亲参加义军的那些亲人的下落。

他们最终也没有问父亲,而父亲也没有提这个话题。

因为那些人大多早就化为灰烬,和他乡的土地融为一体了!

如果他们还活着,父亲岂会不把他们带回来?

第二天,父亲和曹仁、曹洪带着我,以及曹彰、曹植、曹熊、曹真、曹泰在曹氏族长的陪同下,备下丰厚的牺牲,去祖坟扫墓。

祖坟内坟茔错落,父亲带着我们献上祭品,重礼叩拜,又撒了一把老泪。而后他亲自给我们这些第一次回乡祭祖的后辈们一一指点先祖的坟墓,介绍他们生前事迹。

父亲是个矛盾的人,他一方面讨厌当下重门第轻才干的风气,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想方设法的提高曹氏一门的出身地位。他对外宣称我们谯县曹家是周文王之子操叔振泽的后裔,和汉初名相曹参是同一支派。这是父亲的杜撰,事实绝非如此。

我的祖上没有那么高贵的出身。自我的高祖父曹节往上,都只不过是生于斯、死于斯的乡间富翁而已。从我的曾祖父入宫为宦官开始,曹氏一门才从乡里走向了朝堂,我的祖父当上了太尉,我的从祖父曹鼎历任河间相、吴郡太守、尚书令,我的从祖父曹炽历任太中大夫、司马、长史、侍中、长水校尉,我的从祖父曹胤任谒者,这才变成了大汉的一股政治势力。

父亲附会曹氏的光辉历史,是不得不为之的政治需要。在这里,他没有向我们隐瞒真相。他不再像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变得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年长的长辈,絮絮叨叨的给他的子侄介绍本家的前辈事迹。

“我们曹家不是什么累世官宦的高贵人家,若是豪奢人家,你们的曾祖父也不用进宫去做宦官。有今时今日的地位,都是辛苦创业争出来的!”父亲表情严肃的说道,“你们都要给我记住,大业是创出来的,是争出来的,不是等来的,不是守来的!你等莫要以为自己生而高贵,心存坐享安逸的念头。世道艰难,如若没有争创大业的雄心,将来你们的后人连回归乡里,为一富家翁都不可得!”

不管他人是否把父亲的话记在了心里,但是我记住了。因为我知道如果不是上天给了我眷顾,他的话在将来就会应验。原本的“历史”中,司马懿、司马昭父子对曹氏一门的残害之酷烈,连他们的后人司马睿听说之后都要伏床大哭,自称司马一家后来遭受磨难是上天的报应。

前人创业艰难,后人徒享其成,做那守家之犬,结果家业是必然守不住的!曹家的后人们,应当永远铭记父亲的这番话!

扫墓之后,第二天父亲就手书了那一道谕令,命令司空曹掾陈群传达谯县令及沛国相,令他们即刻实施。

这件事过后,父亲便开始准备我的婚事。他和母亲备下厚礼,命陈群陪同曹氏的族长前往任家纳征。所谓纳征,是婚前的“六礼”之一,在婚前一个月进行,男方向女方家奉送礼金、礼饼、礼物以及祭品,是正式的聘礼,在后世这一习俗被称作“过大礼”。

这预示着我的婚期真的将近了,往后的一个月,将是繁忙的准备,在一个良辰吉日,我就会拥有我的正式的妻子。

但是这些繁忙与我无关,事实上除了成婚之日,这些忙碌的事情基本都不需要我参与,就像我不能选择我的妻子一样,我只需要按照他们的安排和一个陌生的女人结成夫妻关系就可以了。

这样也好,我可以在城外专心的训练我的羽林。

我把曹休和他手下的一干虎豹骑从父亲那里借了过来,让他们进一步的训练这些少年的骑术。

虽然父亲没有明说,但是我能感觉到他对我组建的这支羽林军给予了肯定。从官渡返回许昌之后,他听说了我带着羽林郎们追击张飞的事情后,他亲自来到了羽林军的营地,观看了羽林郎的训练,看过之后,他没有给予评价,但我从他的脸上看见欣慰以及对我弄出来的新战法的期许。所以这一次回谯县,他让我把这些羽林郎都带上,而且做大军的先导。

曹休对这些羽林军的战力却表示了怀疑,“子桓,你手下的这下少年,既不着重甲,也不持长枪,就靠弓和刀,这样的骑兵怎能冲锋?”

我微微一笑,操起了一张弓,递给曹休,说道:“你看这张弓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