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不看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有人知道了,那只能说明两件事,第一,情节太简单,完全忽悠读者智商;第二,抄袭!
刚刚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确实没什么明确的思路,反正就是觉得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不出来。读零零小说
前面的部分显得有点累赘,但是正因如此,许多不为人所注意的小细节就表现出来了,有朋友建议前面多埋一些伏笔,我感谢这些朋友,但是同时,不看到后面,不仔细看书,谁能知道我到底下没下精彩的伏笔呢?
毛主席说的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写到了三十万字,但是还是没有签约,目前的我,不靠这个,我有正经工作,写书只是业余的,所以经常会断更,正好,省去许多麻烦,有些时候,心里烦了,有些时候,身体累了,有些时候,灵感没了,等等等等!
我不是为断更找借口,也不是对事不认真。
刚刚接触网文的时候,就听有些作者说这个职业是如何如何苦逼,还好,我是个非职业的,嘻嘻!
好了,说回书吧。
本文的主人公,王健,王勇,李飞,三个人从啥也不知道的小屁孩,一步一步成长为雄霸一方的大佬,请注意,是一步一步!
我给了他们一个很高的站立点,就是牵上了当地最大的一个大哥的线,这个是个必然,再牛逼的人,如果没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是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的,生活中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有什么样的平台,就会有什么样的作为,环境很重要。
也许到这里,所有人都会说了,你这书的结局不就很明显了吗?不就是一帮小子逆袭的故事吗?最后几个人登上巅峰,无人能及,这还有什么好看的?
但是我要告诉这些人,结果往往都是出人意表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思路活了,作品就活了,如果一味的只是跟风造作,其实创作也就失真了!
黑道,永远是一本本说不完的书,就像幸福和不幸!
人们看书总是有第一映象,第一章讲的是王勇,大多数人就会认为书的主人公就是他,也确实是他,但是还有两个人,不可忽视,王健和李飞。
一个官宦子弟,一个土豪二世,这两个主人公在故事里的角色极其重要,正是有了这样三个人的组合联手,他们的路,才走的长远。
情节方面,不宜多说,说多了,就有剧透的嫌疑了。
因为写的是都市文,所以不可能出现过于狗血的情节,所能见的,都是日常可见的,用比较自夸的方式来说,就是接地气。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网文都可以压缩,然后成为精华,类似于《三国演义》,但是我写的这本书,如果压缩了,就偏离它的本意了。并非说我狂妄到要拿自己的拙作跟经典比较,只是打个比方,勿怪!
这几年,看了许多书,有实体书,也有电子书,记得早先读初中高中的时候,没事就抱着古龙金庸梁羽生的书看个不停,并且深深的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后来看了黄易的《大唐双龙传》,龙人的《灭秦》,心里突然触动不已,原来书可以这么写,历史可以这么玩!
再后来,在手机上看小说,看了骁骑校的《铁器时代》《橙红年代》《国士无双》,又看了纯银耳坠的《一起混过的日子》《哥几个,走着!》,到现在还在看《匹夫的逆袭》,《我们是兄弟》等等,更加沉迷。
这一切,让我知道了大神们是如何写东西的,可惜本人比较倔强,好的愣是没学到,也算是可悲的一比!
本来的计划是,整本书都以王勇的视角写,可是到了后来,涉及的面越来越广,一个人的视角已经装不下这么多的东西,所以在八十几章以后,选择了多面性展开情节,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是一个失败的地方,的确是因为本人水平有限,不好意思。
如无必要,我都懒得在书后面写什么求收藏,求点击等等矫情的话,首先觉得没必要,喜欢的人,不需要求,不喜欢的人,求也求不来。
从这一点,也大概可以看出我的人生态度,会追求,不强求!
但是并不是无欲无求。
谁不希望自己的创作能有更多人喜欢,欣赏,直至入迷?
混了这么多年,早都看透了许多事,所谓天道酬勤,只是忽悠那些上不了位的弱者的言辞,事实上我所眼见的,都是一些无所事事的公子哥过的好过千万屌丝亿万倍,屌丝大都很勤,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天道?
话有点消极悲观了,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该努力,就要努力,要不然,老了,留下一堆又一堆的后悔,谁来买单?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明天还得早起,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