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看日本鏖战四国五十年> 第五十三章 援助蒋介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 援助蒋介石(1 / 2)

1927年初,上海的富商被激进的革命者折腾得焦头烂额,迫切希望有人帮助他们维持秩序。www.DU00.COm蒋介石从中看到了希望,4月12日,他在上海等地发起“清党”运动,与苏联彻底决裂。关于蒋“清党”的原因众说纷纭,我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增强对军队的控制力,二是通过打击革命者向上海富商收保护费,从而消除对苏联的经济依赖。

革命者被蒋介石镇压以后,上海富商们的处境变得非常凄惨,他们发现蒋介石比之前的革命者恐怖多了。蒋介石要求上海商人们每月向他支付2000万元的军费,对那些不配合的商人,蒋介石的手下会采取恐吓、敲诈,甚至绑架的手段强迫他们拿钱,很多商人干脆就神秘地被消失了。

即控制了军队又有了钱,接下来的动作必然是自立为王。4月18日,蒋介石另立中央,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史称“宁汉分裂”。再加上北京国民政府,********上的国家政权竟然达到了3个,比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若是孙中山泉下有知,他肯定会因为培养出这样的接班人感到羞愧!

插播一条来自日本的消息:4月20日,田中义一成为日本首相,这一天和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的时间只相隔一天,我们不得不怀疑田中义一和蒋介石之间极有可能存在秘密往来。

6月,信心满满的蒋介石继续北伐,随即在徐州被孙廷芳的部队击败。打了败仗,危机也来了。蒋介石的拥兵自重让其他国民党人感到恐慌,他们决定趁机争夺蒋介石的权力。除了武汉国民政府的汪精卫、元老派人物胡汉民之外,就连南京国民政府的李宗仁也想取而代之。在多方势力的压迫下,蒋介石于8月宣布下野。

蒋介石下野以后做了两件事,一是娶媳妇,二是拉赞助。9月,蒋介石东渡日本,与宋美龄达成婚约;10月,拜见黑龙会首领头山满;11月,与首相田中义一进行多次密谈后达成“箱根密约”:蒋介石与苏共决裂、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权益、日本支持蒋介石的政权“安定中国”。

随后,蒋介石携4000万日元返回上海并于12月1日与宋美龄举行婚礼。如今的蒋介石虽然在野,但是他背后既有日本的支持,又有宋氏家族的支持,西方列强也对他寄予厚望,俨然成为民国的明日之星。于是地方实力派冯玉祥、阎锡山等通电请蒋“出山”,而军队的一些将领则联名上书要求恢复蒋的总司令职务。

把持军事委员会的桂系首先做出让步。1928年1月,蒋介石恢复国民军总司令一职。2月2日,蒋介石成为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随后,他任命阎锡山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二集团军总司令分别为蒋介石、冯玉祥),四个集团军齐头并进,继续北伐。

4月,国民革命军击败奉系张宗昌部和直系孙传芳部以后继续北上,于6月初抵达北京近郊,统一全国指日可待,张作霖把持北京国民政府的局面即将结束。

然而此时最焦急的并不是张作霖,而是日本人。一年前,当田中义一向蒋介石索要满洲权益的时候,蒋介石以“满洲被张作霖控制”为由虚与委蛇。而后,张作霖不肯继续出卖国家利益,成为日本入侵满洲的最大障碍。如今日本见北伐军即将统一中国,决定杀死张作霖,在满洲制作混乱并乘机占领。

6月3日,北京国民政府元首、奉系领袖张作霖见北伐军已兵临城下,遂匆忙撤向满洲。4日凌晨,张作霖乘坐的火车行驶到奉天西郊的皇姑屯时被日军炸毁,张作霖不治身亡。随后,其子张学良被拥戴为东北保安总司令。

日本随即要求张学良在满洲进行“自治”,并承诺会向张学良提供武力和经济援助,并威胁张学良:如果不听劝告,日本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行动”。年轻的张学良没有被日本人吓住,他希望国家统一,不愿继续同室操戈。他说服了奉系军政要员,于12月29日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促成民国统一大局。奉天,从此改名为沈阳。史称“东北易帜”。

统一全国的蒋介石意气风发,但是没几天他就变得非常沮丧——军队过于庞大,养不起了!北伐结束后,国民革命军的数量达到了200万人,每年的军费开支超过20亿元,而南京国民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仅3亿元!

只有裁军。如果蒋介石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裁军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但是他私心过重,不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当时他的第一集团军有50万人,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有42万人,既然裁军就应该按同样的比例裁,但是蒋介石要求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先裁军,而他的第一集团军则是一个人也不裁。

冯玉祥当然不干。他提出意见:裁军应该裁弱留强,裁无功的留有功的,你蒋介石收编的那十几万军队毫无功绩,要裁就得先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