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看日本鏖战四国五十年> 第六十二章 淞沪会战(下)拙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二章 淞沪会战(下)拙劣...(1 / 2)

到9月上旬,****的飞机损失殆尽,天空中已见不到他们的身影。du00.com****阵地每天都会遭到日军百余架飞机的轰炸和扫射,再加上火炮完全被日军压制,****已无力进行攻势作战。

为保证从月浦到罗店交通线的安全,日军占领罗店后又向罗店东侧的北塘口、南塘口发动进攻。9月13日,日军在南塘口与****第14师发生激战,第14师42旅的在阵地丢失后立即组织兵力发动逆袭,但是一个团三次就冲光了。激战至19日,该旅8千多人只剩下两千,36挺重机枪只剩下4挺,其余的均被日军平射炮击毁。****被迫退守北站、江湾、罗店、浏河一线。

22日,日军向罗店西侧的****第18军、第66军阵地发动进攻,由于第66军阵地濒临长江,而且指挥不力,该部在日海军舰炮的轰击下伤亡奇重,其下的教导旅几近全部阵亡。****左翼兵团只得退守广福、徐家行、浏河一线。

同日,日军第一○一师团、第九师团、第十三师团开始陆续登陆上海,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一个飞行团。至10月上旬,日军在华北的兵力达8个师团,约37万人;在上海的兵力达5个师团,约19万人。****也继续增兵上海,粤军、桂军、湘军、鄂军、川军和东北军都来了,兵力达到60余万。

双方都在淞沪地区投入了重兵,战争将进一步升级。

****的军舰、飞机、重炮都无法和日军匹敌,但是毕竟人多势众,而且士气极其旺盛,如果有正确的指挥,做到节节抵抗、持久抗战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的指挥系统却出了问题。

会战初期,****和日军的指挥系统一样,都是集团军直接指挥其下的各个师。因为不断地增兵,****的师越来越多,为了便于指挥,只好在集团军和师之间增加了“军”。****一下子多出来很多军长,为了照顾资深将领的情绪,****在集团军和军之间设了“军团”,在集团军之上再设“兵团”。这样一来,****的指挥系统就有战区、兵团、集团军、军团、军、师六级,极其臃肿和低效。

如果仅仅是指挥系统低效也就罢了,****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指挥官们经常不顾大局,为一己之私而互相拆台。各指挥官之间矛盾重重,打起仗来互不救援,看到友军被消灭甚至幸灾乐祸。

更严重的问题出在蒋介石身上。在淞沪会战中,他最大的问题是不了解真实的战况,完全依靠错误的信息做决策。下面我们就会看到他是如何闭着眼睛做决策的。

日军原计划从罗店进攻嘉定,进而完成对****的反包围,但是由于****在第二道防线继续顽强阻击,日军遂放弃反包围计划,决定击中兵力在蕰藻浜河沿线发动进攻,实行“中央突破”。

10月1日,在海上和空中力量的配合下,日军以5个师团的兵力向蕰藻浜河沿线的****中央兵团发动猛攻。我不得不再一次老调重弹。****的重型火炮只能用来打游击,对日军形不成任何压力,轻型火炮打不了几分钟就会被日军的重型火炮压制,能威胁日军的只剩下了重机枪。接着,日军的平射炮很轻松地端掉****的重机枪,步兵从容不迫地发动冲锋。

****只能用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的进攻,每天的伤亡达四、五千人,一个师只能在前线抵挡3到5日,从后方赶来的部队来不及休息,一下车就得直接上火线。在广福镇的战斗中,第98师292旅4个营全部战死。在日军凌厉的攻击下,蕰藻浜河沿线的****阵地接连失守。10月11日,日军兵锋直指大场,企图切断闸北、江湾、庙行方面****中央兵团后路,战场形势十分严峻。

危急之中,白崇禧决定发动一场反击战。从****的装备和目前的战场形势来看,****根本不具备发动反击的实力,但是白崇禧充满信心。素以能征善战闻名的桂军正在紧急赶赴上海,白崇禧期待他们能够力挽狂澜,改变战场形势。

14日,桂军第二十一集团军4个师抵达上海,陆续进入南翔以东至大场以西的阵地。桂军武器陈旧,没有飞机,没有重炮,唯一可以凭借就是顽强作战的意志。21日夜19时,****的反击战正式开始。白崇禧史无前例地将上海战场上的所有火炮集中起来进行了1个小时的炮火准备,随后第二十一集团军士兵冒着枪林弹雨直扑日军阵地,视死如归。激战至23日,第二十一集团军遭受重大牺牲,6名旅长三死两伤,全军伤亡达三分之二,不得不全线撤退。白崇禧盲目发动的反击战以失败收场,他羞愧难当,连日饮食不进。

25日,日军占领大场,再次遭受重大伤亡的****中央兵团被迫撤向苏州河南岸北新泾至梵王渡一线。为掩护大部队撤退,第88师第524团留下来死守上海,八百壮士临危受命,在四行仓库顽强抵抗,直到大部队安全撤离。

31日,日军第十一师团在南翔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