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你是我的岔道口> (13)在韩国的日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在韩国的日子(1 / 3)

当飞机平稳地落在金浦国际机场的时候,我已经把关于韩国的百科问答看了一遍,里面介绍了韩国的历史,节日,风俗习惯,经济,政治,文化和现代韩国的社会年轻人的习惯。我觉得自己像是被束缚住了手脚,生怕自己触碰了什么禁忌,比如在中国,是不能送钟给别人的,而在日本是可以的。在上海,看望病人是不能送苹果的。

本以为见了我的几个要一起开设健身俱乐部的朋友中的韩国人会因为我匆忙决定力开而没有见面礼而不高兴,但是见了他们以后我才发现,他们直接把我带到了首尔一家有名的烤肉店,为我点了牛尾汤,炒年糕,干炸明太鱼还有雪梨泡菜。烤肉被架在水晶锅上,红彤彤的光亮从锅底透出来,分层清晰的五花肉发出滋滋的声音,让人看了就流口水,原本以为韩国辣酱特别的辣,其实那种辣里面还有一丝丝的甜味。我吃得满面油光,直到最后连一口清酒都喝不下去了。

回到了已经安排好的酒店里,我见到了正在和银行派来的负责贷款的专职人员洽谈贷款事宜的布莱恩。他身穿一件略小的韩版的修身西装,宽阔的身材把那件西装撑得有点走样,相反,对面的那位韩国人就显得非常单薄了。布莱恩的韩语说得不好,有些发音致使他的面部肌肉有点扭曲,再加上他的方脸,让他说话的表情处于一种极度僵硬的状态。

不过换成我只能用韩语说出几句简单的你好,再见,谢谢,对不起或者真好吃。如果这里面有个什么犯罪分子把我当恐怖分子给毙了,我估计也只能说一句“你好”来减缓死刑期限。

我见他们各自在合同上签字盖章,然后起身握了握手,那个银行职员离开了。布莱恩这才转身走到我落座的有着漆木色的布艺软座对面,中间隔着一个小圆桌,他招呼服务员要了两份咖啡,我对他说我想品尝一下韩国的大麦茶,因此只有他喝起了美式咖啡。

“我的中国朋友,好久不见了。”布莱恩用他怪腔怪调的中文和我交谈。

“我说,你还是说英语吧,我又不是不会说英文。不过你的韩语说的真不错。”

“多亏了我的韩国老婆教了我这么多年的韩语。”

“你老婆不是个中国人么?怎么又成了韩国人的?”

“我和她一年后就离婚了,你当然都不知道,这么多年你都不会到美国来看我,怎么会知道我又娶了老婆?”

布莱恩用他一板一眼的中文和我交谈着,惹得我忍着不好笑话他,这时,三个韩国人,两个泰国人,一个乌克兰还有一个丹麦人走了过来。布莱恩一次向我介绍了他们,索性他们都会说英语,口音的不同让我飞了好大劲才明白过来那个泰国人和乌克兰人说的是什么,而多数情况下,那三个韩国人说话都是要通过布莱恩做翻译,再把对方说的意思传达给我。

俱乐部主要还是和其他健身房一样,招收来自首尔的青少年和热爱跆拳道,向来学习跆拳道的社会人士为主。刚开始进展的并不顺利,主要是因为刚刚创业,而且现在韩国的小学到大学都有教授跆拳道的课程,进行宣传就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我们九个人当中只有两个人是女性,其中是一个叫梅的,是泰国人(居然学过泰拳,想象《泰拳》里肌肉发达,出招全是杀伤力的男主角,就怎么没法和这个女的作比较),还有一个就是那个丹麦人,我到现在都还没记住她到底叫伊琳娜还是伊莉娜,我对她印象不差,因为她会空手道,经常和我切磋。布莱恩认为女性更适合做宣传就把厚厚的宣传单交到了他们手里。

等到那天黄昏的时候,没和伊莉娜累得像两袋棉花套子一样回到了俱乐部,直接歪躺在地,布莱恩问他们怎么样,有没有人愿意来。

“别提了,你问问梅,今天发生了什么!”

“还问我,你是花瓶么,都不动动大脑,一路上就听你说一定是这里,一定是这里,结果到的地方居然是一家教烹饪的学校。”梅的英语永远带有一股泰国味,导致了伊琳娜只听懂了一句——你是花瓶么?

于是这两个女人一下子火了起来,各自摆出了泰拳和空手道的进攻姿态,就差我们剩下的人在中间喊一句——ready,go了。

“消消气,消消气!”三十岁的肖恩硕是我们这几个人当中唯一一个对学英语感兴趣的韩国人,把两位身怀绝技的女将拉开以后,还关照地问了一句why。

“气死我了,她见到了一个年龄快五十的男的,估计是看他缺乏运动,大腹便便的样子,就主动来了句——萨瓦迪卡!”伊琳娜边说边学着泰国人鞠躬的样子。

“然后呢?”肖恩硕像听故事一样,完全忘了这两个女人矛盾的存在。

“然后那个男的就带着我们来了一次长途的首尔一日游。”

这时,梅愤愤不平地站起来大吼道:“你还说,我以为你找到了什么客户,看他诚恳友好的表情,我就跟着你们在后面逛,为什么你总是转过身对我说——一定对的,对的,我们找到客户了,愿意来俱乐部了,结果呢,来到了一家专门学习做泰国料理的韩国学校?闹了半天,他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