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风云大赵> 第三章 相帅五国(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相帅五国(24)(1 / 2)

春申君虽为五国合纵长,但年纪已老,故不随军出征,由孟阙全权领军,国舅李园为右将军,和前将军项燕为孟阙的两个副手,李园位在项燕之上。

各国军队相约齐聚函谷关,楚军大军开拔之后,一路晓行夜宿,行到魏秦两国交战地带,此时两国战事已告一段落,秦将蒙鹜奉秦王政和相国吕不韦之命将此二十城设为秦东郡,并在面对楚国边境的地带做出进攻之势,威胁楚国的边境城池。

孟阙于是分出十万兵力由李园率领,面对蒙鹜,深沟高垒,防其进攻楚国,同时也牵制蒙鹜以防备他从楚军后面发起进攻。

路上非止一日,楚国军队到了函谷关前,却见韩赵二国已先期到达,就驻扎在函谷关外。

函谷关当真险要,关前一条狭长通道夹在两座山峰之间,而关城面对联军这一面城墙有近两千米长,城墙的两端嵌入山莽,而城墙高在六米以上。

孟阙眼望函谷关前险道,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脱口而出。

左右将官皆知孟大帅有“天下第一风流浪子武宋玉梦郎”之称,这一句“梦词”雄豪若此,不知下句又当如何气势磅礴,谁知孟阙“吟”了一句就没了下文,接着道:“众将官听令!”

众将轰然应命道:“末将在!”

孟阙道:“回营休息!”

众将皆一愣,随即不少人笑出声来,暗道:“这梦郎大元帅,原来也有作诗卡壳的时候,却用令众将回营休息来遮掩。

孟阙回营方自坐定,即报有韩国将军来拜见,孟阙急忙在军帐中召见,却是韩国步兵主将右将军韩虎师和马军主将“军将”韩山勇(只管五千骑兵),孟阙一听“韩虎师”这三个字时几乎又笑出声来,暗道,“老虎的师父”那不就是猫嘛,你直接叫“韩猫”岂不更干脆。

却见韩虎师和韩山勇与他见礼已毕后,韩虎师从怀中掏出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却是虎符,韩虎师道:“王上有命,将虎符交与上将军掌管,待破敌后再归还。”

孟阙一惊,忙站起身抢步上前,郑而重之的将虎符接过放在帅案上,又对之深施一礼,然后请二人坐下。三人又客套了几句,两韩将趋步退出了。

韩将方走,赵将又来拜见,孟阙宣入后却发现是司马尚和东郭朗,司马尚已升为右将军,主管十万骑马步兵,而东郭朗这小子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已升为骑兵主将前将军,掌管五万骑兵。

三人见礼毕,却见司马尚向孟阙使了个眼色,孟阙忙秉退左右,司马尚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道:“上将军,这是李牧将军给您的信,请拆阅。”

孟阙听到“李牧”两字,心中微颤,略显激动的接过信来,拆开一看,见头一句是“梦郎贤弟钧鉴”,孟阙心中一暖,暗道,这还是我大哥啊。

其实孟阙从来没真正恨过李牧,毕竟李牧是按军令行事的,一别经年,孟阙还是会时时想起这位“战神加民族英雄”的大哥,却见李牧下面的话不太多,也没什么客套,他并未解释两人当初的“误会”,却直入正题,说自己本来的意思是希望赵王把虎符交给孟阙,让他全权指挥,谁知郭开进了谗言,说怕孟阙打完仗把军队带走不回赵国,赵王虽不太信,但还是交代司马尚和东郭朗不可将虎符交与孟阙,虎符就由司马尚保管,但战场上也要听孟阙指挥。

李牧信中又道,司马尚是他多年兄弟,他临行时自己已经交代过,一切行动都需听从孟阙的,故孟阙指挥时不要有什么顾忌,至于东郭朗,虽然他是走贿赂郭开的路子上来的,但本质上也忠勇可嘉,能够信赖。

孟阙看过信后,哈哈大笑道:“都是兄弟,既如此,我等不忙征战,先等等卫军,来呀,传酒,我等一醉方休!”

司马尚尚未答话,东郭朗接口道:“上将军忘了吗,我等李将军部下在军中是不许饮酒的。”

孟阙本来兴致不错,被这东郭朗当啷一句搞的几乎噎住,于是有些不快的道:“那算了,我找项燕喝去。”

东郭朗居然又道:“将军还是少喝的好,恐秦军随时开关延敌!”

孟阙这回却笑了,忽觉这东郭朗虽然说话讨厌,倒也当得起李牧“忠勇可嘉”的评语,于是道:“东郭将军放心,我有分寸的,再说秦军就是‘开关延敌’也得等我们进入这险道到了关前才会,秦军凭此地势打败了多少次各国进攻,他们这次还会准备利用地势的。”

**********

两天后,卫国军队也到了,同样把虎符交给了孟阙,这两天之内秦军并无动静,于是第三天孟阙下令,所有骑兵和骑马步兵留在函谷关险道外,步兵进谷叩关。

狭长的关前险道两旁是两座山峰,山上林深树密,如果山上有敌军埋伏,单单往下射箭,联军就非乱套不可,当真是条绝“径”。好在孟阙事先派人上去侦察过,倒是没见埋伏。

联军统帅孟阙铜盔铁甲,标志性的大斧子挂在马上,行进在山谷中的队伍中间,而他前面有大量军队已经出谷集结在关城前了。

却说孟阙好容易出了谷口,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