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雪域长安> 第二十一章:蓦然回首秋已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蓦然回首秋已深(1 / 2)

从广场的右侧小径,路过一座座假山,一汪汪水池,一圃圃花丛,而后是一座吊桥通向另一边的云海深处。顺着吊桥直走,风从耳边吹过,脚下的吊桥动了,脚下的云海也动了,人也就飘飘然了。走了也就一炷香的时辰,前面隐约又是一座悬空的山,山脚下是一座座房舍,而我也就是被带向了这些房舍中。

子琪告诉我:“这里几乎是所有蜀山弟子的房舍,之所以说几乎,因为剑阁的弟子不允许轻易出来的。但是蜀山是一个道派,大多数人都会去蜀山别的地方感悟天地造化,所以这里白天也没多少人。”

我问子琪:“剑阁?那是什么地方?”

子琪看了看我:“剑阁是蜀山的内阁,也是蜀山的禁地。里面的弟子是蜀山的核心。他们的事一般长老不能过问,由掌门和道尘长老直接管理。”

“那剑阁的弟子是从哪里来的?”

“剑阁的弟子都是由普通蜀山弟子选出来的。每十年选一次,而且必须在蜀山历练五年以上。当然,另外也可以由掌门直接推荐决定,但这种人很少。所以你还是先好好在外门修道,机缘到了自然会进入剑阁。”

我点点头,跟着他走进众多房舍中的一间。院子不大,但很安静。前面和左右都有差不多大的屋子。而我是右手边的那间。

进了屋子,房间很简洁,正中是一个小的厅室,安放一桌四椅。正前方是一个供桌,桌上小香炉中正有香燃着,供的却是一个字:道。

厅室左右各有一个小间,左边一间据子琪说已经有人住了,所以我理所当然的是右手边一间。里面一张木床,靠着院子边的窗前放着桌子,一把竹椅,一盏油灯,房间仅此而已,但仍旧感觉很舒适。

子琪给我一叠衣服,蜀山的道服,和广场上见到的一样,淡青色的,只是和子琪的不同,子琪的道袍袖口和领口都绣着一把黑色的小剑,我没好意思问他。

子琪让我换好衣服后可以在这附近熟悉熟悉环境,等太阳落山的时候道尘长老会亲自过来给我讲一番,而后他就离开了,我倒也乐的清闲。

换好衣服后我在周遭走了一圈。这座山似乎比蜀山前面的那座大了好多,但这座山却没有多少人,虽然这里是大多弟子住的地,但他们似乎更喜欢去另外的地方悟道,所以一路走来只见到寥寥几人而已,都只是点头打过招呼而已。

后山是菜园子,好像有专门的人打理着,这样看来这儿就是蜀山中最家常的地方了。

这座山一共有两座吊桥通了出去,一座通向前面的大殿,那是来的路。另一条在后山,通向另一座山头,云海隐隐,我只是看到大概不小的一个山头,虽说好奇,我还是忍住没过去。

时光如梭,日渐西落。九天上也只看到地平线尽头的一丝残阳,看来这里和世俗总也有共同的地方。

我回到屋子没多久道尘长老就来了,我连忙起来迎了上去。

“师父!”

“怎么样?住的地方还习惯吗?”

“恩!挺好的。”

“那就好。”

他在四周稍微打量了一番:“我这时候过来也就是大概给你教点东西。”

我点头:“徒儿一定虚心受教。”

道尘坐在厅堂里的圆桌旁,我给他斟了一杯茶,便垂手站在一边。

“蜀山是一个修道门派,可是好几百年,人们对于求道已经误入歧途了。很多人以为求道就是学习更高的剑术或者其他法术,只是变的更厉害而已,所以相反,对于真正的道的感悟就没有了,而这恰好违背了求道的初衷。其实求道重点在于悟,而蜀山外门弟子都只追求剑术精进,我要求他们的悟,他们大概也就只是做样子,不过大多外门弟子也尽多时间去世俗修行,除魔卫道,倒也尽了几分力,所以也就由他们去了。而真正悟道的有心境的或者剑术已经集大成者就会入选剑阁,成为核心弟子,以便有缘以得大道。”

我仔细听完后问:“那徒儿应该从哪里开始?”

道尘说:“虽说悟道在于悟,但多少也要有点本领以便以后入世俗的时候方有能力自保,所以还是先从蜀山剑术学起。”

我点头答是。

道尘给我开始讲蜀山剑道:“蜀山以剑入道,所以蜀山剑法不只是一门剑术,它蕴含有五行变化之理,天地阴阳之机。学习剑术本身就是对天地五行和道的一种感悟过程,所以蜀山剑道重在感悟,否则也就是比世俗武功略高一筹的花架子而已。”

我受教点头:“徒儿明白。”

道尘继续说:“本来,一般外门弟子首先要学习感悟天地五行元气,这才方可入门。掌握元气的感悟才能进一步感受万物变化和天地造化。可是我看你似乎已经入门,想来也定得了机缘,所以接下来就要有一把剑。”

“一把剑?”

“是了。剑道,以剑入道,没剑怎么可以?而且蜀山对剑的要求会更苛刻。蜀山的剑,必须通心境,有灵性,可感五行之气,可行天地之理。通俗来说剑要与执剑者通心,所谓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